摘 要:目的 評價胰島素+利拉魯肽對肥胖2型糖尿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均32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通過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和單純胰島素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90.63%(29/32)]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對照組[65.63%(21/32)],有統計學差異(P <0.05);觀察組[6.25%(2/32)]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異于對照組[6.25%(2/32)],無統計學差異(P> 0.05);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日胰島素使用量、體質量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 <0.05)。結論 通過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可在安全的前提下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促進其身體指標的改進,值得推薦。
關鍵詞:胰島素肥胖2型糖尿病 利拉魯肽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上嚴重且常見的一種病變,也是我國最為多發常見的糖尿病類型,會影響患者的整體生命質量[1]。臨床認為我國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正在表現為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的病程也在不斷的延長,導致患者的胰島素功能出現逐漸降低的表現。臨床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嚴重的體型肥胖表現,而且肥胖又會反作用于患者的機體,導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更差[2]。臨床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選擇胰島素進行治療,隨著患者病癥的不斷發展,體質量的不斷增加又導致患者臨床應用胰島素的劑量大幅度的增加,這樣就會使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長此以往會使患者存在惡性循環的表現[3]。本文主要分析在對2型糖尿病進行治療的時候應用胰島素+利拉魯肽所取得的效果,并將單純的胰島素治療作為對照組,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64例胖2型糖尿病患者(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以入院單雙日(獲得患者認可和同意)分為觀察組(單日)和對照組(雙日),每組32例。觀察組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29~76歲,平均年齡(51.08±12.34)歲;患病時間1~5年,平均(2.82±0.41)年。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52.37±11.37)歲;患病時間1~4年,平均(2.77±0.43)年。臨床資料均經《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標準驗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備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型糖尿病診斷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患者的BMI≥28.0 kg/m2。(3)空腹血糖均>7.8 mmol/L且餐后2 h血糖均>11.1 mmol/L[4]。(4)患者均有完整的臨床資料,配合度和依從性較高。
1.2.2 排除標準
(1)其他分型的糖尿病。(2)BMI<28.0 kg/m2。(3)對本文所應用的胰島素和利拉魯肽等藥物不耐受甚至過敏。(4)多臟器損害或者嚴重的器質性病變。(5)同時間參與其他研究者[5]。
1.3 方法
本文對照組患者單純應用胰島素治療,為患者選擇采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的方法進行治療,初始劑量為0.2 U/kg,然后以患者3日/次的頻率對其血糖狀況進行測試,然后調整胰島素使用的劑量,增加劑量每次約為4 U,維持患者的空腹血糖值<8.0 mmol/L,持續治療3個月。觀察組應用胰島素+利拉魯肽的方案進行治療,胰島素用藥和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之上,應用利拉魯肽,為患者應用劑量為0.6毫克/次,每日對患者進行1次用藥,持續為患者進行1周的治療以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和體質量,并分析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適當的對患者的藥物劑量進行調整,患者的最大劑量可以調整到每次1.2 mg,治療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表現。
1.4 觀察指標
(1)經過治療后,如果患者空腹血糖值在6.1~7.0 mmol/L,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則為有效,如果沒有達到此標準,則說明無效。(2)統計兩組患者經治療之后的各種不良反應發生概率。(3)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治療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日胰島素使用量、體質量指數(BMI)等[7]。
1.5 統計學方法
以IBM SPSS25.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t檢驗,并用來進行描述,計數資料通過組間行χ2檢驗后用[n(%)]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控制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率比較
觀察組[90.63%(29/32)]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對照組[65.63%(21/32)],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6.25%(2/32)]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異于對照組[6.25%(2/32)],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日胰島素使用量、BMI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相關指標比較
3 討論
臨床常規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案,甘精胰島素是臨床上常用的中性p H液當中溶解度普遍低于人胰島素的類似物。當藥物進入人體組織之后,酸性溶液會被迅速中和并形成細微沉積物,不可持續的對患者釋放少量甘精胰島素,從而獲取優質的效果[8-9]。甘精胰島素能夠維持患者具有良好的血液濃度和峰值,而且可長時間的持續維持。特別是針對一些需要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者可以按照“三短一長”或“三短一中”原則實施治療。藥理學表明,靜脈注射用藥等劑量的甘精胰島素與人胰島素所發揮的作用機制幾乎一致[10-11]。
像所有的胰島素一樣,甘精胰島素的作用時程可能受體力活動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利拉魯肽是臨床用藥過程當中一種新型的人工合成GLP-1類似物,這種藥物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對人體內胰島β細胞的再生作用進行刺激,可幫助患者控制高血糖的釋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患者胰島素的分泌,還能有效加速患者機體組織促進激動劑的分泌[12-13]。為患者進行皮下注射可以將胰島素的作用時間延長到13 h以上,所以能有效的減少對于胰島素的使用量,用藥過程中可以延長作用時間,減少了未排空的效率,這樣就能夠使患者存在有飽腹感,進而促進患者對食欲的控制,可有效地維持患者的體質量,進而使患者的血糖能夠得到穩定性的控制。利拉魯肽在用藥的過程中,可以迅速的使患者的胰島β細胞凋亡得以有效的抑制,能抑制細胞因子對游離的脂肪酸進行誘導,可以促進對胃酸和胃泌素的控制,減少了患者用餐以后的血糖波動狀況,控制患者的食量,也能夠幫助患者改善體質量。
綜上所述,臨床通過胰島素+利拉魯肽的方案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所取得的效果明顯優于單純胰島素所取得的效果,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之下幫助患者控制其血糖水平,還能夠維持患者具有良好的生理指標,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琴,金連珍,張志,等.利拉魯肽聯合基礎胰島素對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7):196-198.
[2]董坤坤.利拉魯肽聯合胰島素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1,38(2):219.
[3]王晶璞,盧燕,王會,等.利拉魯肽對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產生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1,43(6):897-900.
[4]阮園,查敏,葉麗芳,等.胰島素強化序貫利拉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藥,2021,23(2):122-125.
[5]李雪.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8):40-41.
[6]張美娜,萬雪婷.利拉魯肽和甘精胰島素分別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對患者控糖效果及胃腸道反應的影響對比[J].江西醫藥,2021,56(3):377-379.
[7]韋海濤,于紅秀.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4):82,81.
[8]李江山.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對伴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體質量指數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21,17(1):101.
[9]孫李永眷.利拉魯肽聯合胰島素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3):186-188.
[10]郭繼寬.利拉魯肽聯合胰島素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及血糖水平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3):94-96.
[11]胡彥彥,李慧娟,李艷敏.胰島素泵聯合利拉魯肽序貫治療初診肥胖T2DM的療效及對患者生化指標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20,26(6):44-47,55.
[12]張博.利拉魯肽,胰島素強化治療對新發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1,18(9):63.
[13]司鳳霞,何旭東.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養生保健,2021,39(1):160-162.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胰島素聯合利拉魯肽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