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_免费一级欧美大片app_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_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期刊百科
陜西省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 陜西省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 主辦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期刊級別:核心級期刊

  • 國內刊號:CN:22-1232/F

    國際刊號:ISSN:1005-2674

  • 發表周期:月刊

  • 學術咨詢 咨詢服務

近年來,陜西省服務業穩步發展,綜合質效明顯提升,經濟發展“穩定器”作用初步顯現。適應新時代發展新變化,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陜西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深入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陜西省服務業發展現狀   2010年以來,陜西省服務業呈現穩步發展態勢,產業增加值由3629.55億元增長至10450.65億元,翻了一番多,占GDP比重由36.2%增長至42.8%,增加6.6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33.4%增長至46.3%,增加12.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2.3%,高于全國13.6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3位,拉動全省投資增長9.1個百分點,成為投資穩增長的“中流砥柱”。   《城市觀察》(雙月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為主的綜合性經濟理論期刊。   同時也要看到,陜西省服務業增加值規模偏小且創新能力較弱。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居全國第17位,而四川、安徽為20928.75億元、13526.72億元,位列第8位和第13位;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國末位,而四川、安徽分別為51.4%、45.1%。缺少核心技術、人才、創新服務和龍頭企業、著名品牌帶動,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諸多生活服務領域存在供給短板,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高價商品形成不了有效供給,對高收入群體而言,高品質、個性化消費需求又難以滿足,旅游、體育等領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產品多元化、優質化開發力度也有待加強。   二、陜西省服務業發展趨勢分析與預測   (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是工業化細分和經濟活躍度提升的結果   伴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提高,社會生產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經濟活躍度大幅增加,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細分領域、環節不斷擴展,產業鏈條向兩端延伸,企業產前、產中、產后相分離,形成研發、生產、運輸、銷售、消費等多環節,其中生產環節只占產品20%左右的價值,服務環節帶來產品80%左右的價值,有效推動了服務業發展。同時,經濟活躍度越高,資源要素稟賦發揮越充分,人民收入水平也越高,以知識、消費、新技術、新模式應用等為代表的消費經濟、服務經濟和體驗經濟迎來快速發展期,帶來旅游、體育、健康等“幸福產業”加快發展。   (二)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是在制造業轉型升級基礎上實現的   在服務業制造業雙向融合的大趨勢下,推動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發展的基礎是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制造轉型。一定程度上,沒有低端制造業向中高端、高附加值制造業的轉型,就沒有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一般情況下,制造業轉型較為成功的地區通常服務業也越發達,服務業層次也越高。   (三)陜西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效果預測   預計到2025年左右,陜西省服務業發展邁入相對穩定階段,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整體將達到50%。理由一,研究表明,城市化與服務業發展呈正相關性,陜西省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比重提高約2個百分點。預計到2025年前后,城鎮化率超過60%,城鎮化由高速發展邁入緩慢發展期,服務業也伴隨城鎮化步入相對穩定狀態,短期內大幅提升的難度較大。理由二,到2025年前后,陜西向工業化中后期甚至更高階段加快推進,以資源開采為依托的粗放型工業結構向工業4.0轉型,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進入相對穩定的底部區間,在30%—35%之間波動。理由三,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周期大概8—10年。陜西省服務業占GDP比重2016年首次超過工業占GDP比重,2018年領先3.4個百分點,未來五年仍是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到2050年左右,進入后工業化時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至60%左右,并趨于穩定,步入服務業發達階段。   三、推動陜西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對策   (一)推進高質量服務供給   高質量的服務供給,要求加強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不斷升級的需求。要適應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注重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傳統服務產業優化升級,強化新興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給,形成多元化、多層次供給結構,提升產業品質和消費滿意度,在更高水平實現供需平衡。   一是促進服務業品質化發展。大力發展文化、金融、物流、商貿、旅游、商務和科技信息服務業等特色服務業,促進體育旅游、體育傳媒、體育會展等相關業態融合發展,因地制宜引導在中心城市、制造業集中區域、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以及有條件的城鎮等區域集聚,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專業化水平高、輻射影響力強的服務業企業或機構。   二是推動服務業便利化發展。鼓勵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挖掘用戶需求,豐富和細化消費品類,促進無人超市、配送機器人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有序發展,支持連鎖便利店疊加更多服務功能,完善便捷、智慧、安全的服務體系。   三是以消費帶動服務業升級發展。以基本消費托底保障、中端消費量足品優、高端消費穩步增加、境外消費有所回流為目標,培育發展區域性消費中心,建立多行業關聯協同的消費生態體系,形成多門類、多元化的服務供給。   (二)推進高質量融合發展   高質量的融合發展,要求推進服務業與工業農業深度融合,服務業創新驅動能力較高。要加快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形成對制造業和農業的全產業鏈支撐格局,全面構建第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發揮服務業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導作用,促進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一是建立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研發設計、節能環保、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鼓勵制造企業整合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形成面向生產組織全過程的決策服務信息,支持服務企業利用信息、創意、營銷渠道等優勢,向制造環節拓展業務范圍,實現從制造向“制造+服務”的轉型升級。推廣陜鼓、陜汽等企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經驗,促進大企業、大集團發揮優勢、創新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向生產加服務轉變。   二是構建服務業與農業融合發展新平臺。加強政策法律咨詢、市場信息、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種養過程監控、農業生產資料配送、機具租賃和維修服務等服務,發展農作物良種繁育、農業生產動態監測、環境監控等信息技術服務,培育一批農業專業化服務龍頭企業,形成集會展營銷、科技推廣、體驗休閑、綠色環保等多功能的農業綜合服務示范基地。   三是加快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加強生活性服務領域標準體系建設,運用組織機構代碼、物品編碼等手段推進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完善家政、養老、健康、體育、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標準體系,鼓勵參與制訂修訂生活性服務業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繼續開展省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總結推廣經驗。   (三)推進高質量資源配置   高質量的資源配置,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促進資源要素充分流動和高效配置。要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減輕服務企業負擔,大力扶持服務領域的創新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加快社會服務領域開放,調動更多社會資源,對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項目規范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一是營造公平競爭環境。進一步放寬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凡是法律法規及國家規定沒有明令禁入的服務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在土地使用、信貸、稅收、上市融資等方面,對非國有經濟實行與國有經濟同等的待遇。   二是加強要素供給。將服務業設施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用地比例,對中省重點服務業設施項目在年度計劃優先安排保障。對工業企業分離出的非核心業務,在水、氣方面實行與原企業相同的價格政策。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可參與直供電試點。   三是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加快服務業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推動服務重心轉向企業、行業和市場,繼續推進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社會化和國有企業后勤服務社會化、市場化改革。深入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做好省級試點。   (四)推進高質量的投入產出   高質量的投入產出,要求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現投入產出效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要順應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發展,推動服務業技術不斷優化升級,進一步挖掘人力資本潛力,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減少資源環境投入,支持企業發展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提升服務企業的發展活力,增強服務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促進產業向內涵式發展加快轉變。   一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加強對服務模式、服務內容等創新的保護。加快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推進版權監管平臺建設。擴大知識產權基礎信息資源共享范圍,促進知識產權協同創新。提高知識產權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制定在線創意、眾創眾包、研發設計等新領域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   二是創新財政金融服務方式。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通過融資性擔保、創業投資等途徑支持服務業發展。鼓勵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服務業重點領域項目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通過科技融資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等模式創新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   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開設服務業發展相關學科專業,強化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快實施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大力引進服務業高級管理、技術人才,吸引海內外服務業高端人才。   (五)推進高質量的全球價值   高質量全球價值,要求深化服務業高水平全面開放,推進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加快躍升。要加快服務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加強服務業政策創新和對比互補試驗,復制推廣成熟經驗,培育一批掌握價值鏈關鍵環節的創新型企業, 增強服務企業全球布局及資源配置能力。   一是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適當擴大新興生產性服務進口,充分發揮技術和知識溢出效應,改善國內服務業供給結構。適當擴大新興生產性服務進口,充分發揮技術和知識溢出效應,推動形成服務業全面開放新格局。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營銷渠道,加快跨境電子商務通關試點。   二是加快服務貿易國際化。引導出口企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加快建立出口產品服務體系,發展境外營銷網絡、保稅倉和售后保養維修服務網絡。推動與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相關的金融、保險、物流、信息、研發設計等服務出口,實現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對外投資緊密配合,相互促進。促進文化藝術、數字出版、動漫游戲、中醫藥、特色餐飲等新興服務出口。加大對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指導和服務,增強其全球布局及資源配置能力,培育一批掌握價值鏈關鍵環節的創新型企業。   三是探索自由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投資貿易管理方式,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簡化境外投資審批程序,進一步提高服務業境外投資的便利化程度。在服務業開放、金融開放和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本文由期刊論文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陜西省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學術咨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