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調節學生的課堂情緒,優化課堂心理,積極培養、誘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物理是中學必修課之一,因其很多章節比較抽象,難度較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難培養,而倘若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會更大。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只要調節好了學生的課堂情緒,優化了課堂學習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進而解決物理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
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①。大量教學實踐表明,快樂、愉快、自信等積極情緒會使學生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記憶力增強,創造性提高;而不良學習情緒如緊張、焦慮等易使學生智力活動受到抑制,不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因此,調節學生課堂情緒、優化課堂學習心理,是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本文結合物理教學實踐談談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
學習過程是師生在理性和情緒兩方面的動態交際過程。學生課堂情緒是師生關系的折射。融洽、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感、親切感的前提。師生關系融洽,可以營造積極、健康、愉快、活躍的課堂心理氣氛;不和諧、僵化、緊張的師生關系則容易釀成消極、沉悶的課堂心理氣氛。師生之間只有不斷保持心靈上的溝通、情感上的交流,才能創設一個和諧、祥和、友愛和寬松的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處于無拘無束,心情舒暢,情緒振奮的心理狀態。
教師要學會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盡量不要把個人的消極情緒帶進課堂。教師的消極情緒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障礙,會對學生起消極暗示作用。如何才能不把不好的情緒帶進課堂,是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教師一旦發現自己情緒不佳,就應適時地加以調整,不要讓其繼續下去。如果課前發現自己的情緒不佳,可以采用靜坐一會兒,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再進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自覺激發學生良好心理狀態,有意識消除不良心理狀態。首先,教師應從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表情、目光、動作、姿勢等方面,觀察、了解其心理狀態,然后采取有效的方式,如通過教師的體態、動作、語言、眼神來傳遞情感,隨機給予指導和幫助,使其心態恢復到優良狀態。其次,要關注學生個人情感,及時表揚、鼓勵,要用激勵的方法評價學生,強調評價的內在激勵作用,多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的觀察真細致”等。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情和愛,從而營造和諧情感氣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大部分學生對某科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在學習動機、學習方法或習慣上有不合理的地方。美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②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健因素。教師掌握了學生學習心理發展的規律,就可根據學科的特點,通過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潛能,激發學習的動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改善學生被動無助的學習狀態,增強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如:在新課程物理教學中學習“變阻器”之前,教師問學生為什么調節電視機上的某些旋鈕,熒屏畫面會變明變暗、喇叭聲音會變大變小。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做有心人,通過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③說:“興趣是創設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為抓手,誘導學生學習興趣。如:物理教學中,對于平拋運動規律的教學,可借助粉筆頭完成一個簡單的實驗:將一粉筆頭置于講臺邊緣,用米尺用力在水平方向敲擊一下,使它沿水平方向飛出,并提問:若用米尺,怎樣才能求出粉筆頭沿平臺面飛出時的速度?應該測量哪些數據?用米尺也能測出速度?通過這個簡單易行的實驗就能很好地誘導學生探究平拋運動規律的興趣。
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學科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欲,同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科學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正如陶行知所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廣泛收集本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本學科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可以借助電腦、網絡等現代教學手段和工具,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教學中要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學生分別施教。要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感,特別是剛開始時,更應壓低教學要求,降低考題難度。我曾在《力》一章后加“物體的受力分析”內容,并配以比較復雜的彈力和摩擦力的分析,結果不但多數學生沒掌握,而且嚴重影響了后續學習的積極性。后改為在《牛頓運動定律》之后進行受力分析訓練,學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識宜隨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關于考試更應基于對“雙基”知識的考查,切忌難度過高,以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
總之,課堂情緒是影響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當課堂情緒運用和教學內容及要求高度融合時,課堂教學就有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學習的過程就會令學生身心愉悅。因此,只有不斷優化課堂學習情緒,才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滿懷熱情地投身到學習中去。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