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雜志是國家級?我們通常說的國家級和省級有什么區別?
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但是,以上僅是說一般情況,還有許多地方上的、有較高學術價值、影響較大的刊物也是屬于國家級刊物。可參見有關政府權威部門公布的文件。另外,還有國家級重點刊物、SCI等刊物級別更高,不要與國家級期刊混淆。
省級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區、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所主辦的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可面向全國跨省發行的期刊。
通常而言期刊就是分核心和非核心兩類,非核心叫做普刊,包括了國家級和省級兩種。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給刊物劃分級別,所謂的刊物級別只是期刊行業的一種認識和一些社會機構推出期刊目錄。雖然國家沒有劃分,可有些職稱評審部門對期刊級別有要求。
省級期刊與國家級期刊的區別
實際上,國家從來沒有對刊物做過級別之分,也就是在影響力和專業程度上沒有省級和國家級的差別。所謂國家級期刊和省級期刊之分,主要為方便管理,根據期刊主管單位的級別而做了區別,即國家單位主管期刊為國家級期刊,省級單位主管期刊為省級期刊。這是期刊分級的傳統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這種分級方法,期刊被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由代表國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一般被認為是國家級期刊,省部級、地市級依此類推。
此外,對于學報不做處理,這是個特殊團體。很難說學報屬于省級還是國家級,因為我國高校統一歸教育部管理,因此對于學報通常一視同仁,只要不是核心學報,其他均視為普通學報,對其分類按照本科學報和專科學報兩類進行處理。
期刊的分級傳統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門分級,1991年國家科委和新聞出版署聯合頒發的《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就據此將期刊分為全國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級和地市級。70年代,核心期刊理論開始傳入我國,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為學界所廣為熟知。與此同時,各種與期刊評價有關的大型數據庫開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種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機構也研究制定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稱重點期刊等)。期刊分級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國的《自然》和美國的《科學》就是全世界公認的一流水準的學術期刊,眾多高校對于教師在在《科學》和《自然》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給予高額獎勵獎勵,就體現了對高質量期刊的重視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