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簡稱:華軟學院)創辦于2002年,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本科層次獨立學院,是全國300多家獨立學院中唯一的一所軟件學院。華軟學院是一所典型的現代改革思想與傳統高等教育結合、科技與藝術交融的本科院校。本文以華軟軟件學院為例,淺談獨立學院的品牌建設。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突飛猛進,民辦院校以“雨后春筍”般的出現,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民辦高校從無到有,發展規模從小到大,它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公辦傳統高校與社會力量共同舉辦的一種新型本科院校——獨立學院,這些獨立學院掛靠公辦院校的無形資產,但是往往還是被誤解。許多像此類型的高校,在新的形勢下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主要在于獨立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不久,舉辦本科教育時間短,辦學理念、辦學模式還沒有形成自我特色等問題。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獨立學院調整選擇好未來發展戰略,特別是打響自身的教育品牌,對于獨立學院來說,尤為重要。
“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和服務,并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其實,在市場營銷中,品牌更側重產品的形象視覺宣傳與推廣,越來越多被運用到贏利之中。
(1)換標引起短暫的視覺轉移。學院經過八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華軟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規模,在廣東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了加速學院的發展,推動華軟向高質量本科院校方向闊步前進,2009年4月起,華軟啟用了新的vi系統,全面加強華軟品牌建設。在此之前,學院舊logo由于設計復雜,沒有形成一套vi系統,不容易被記住。而新logo剛剛更換,也不容易被廣大師生深度接受,造成華軟學院vi系統在短時間內“模棱兩可”。
(2)校園沒有標志性建筑物。華軟學院雖然說風景幽雅,具有歐陸風格,是在中國大學校園里的外國校園,但是到目前為止,華軟學院還沒有標志性的建筑物。而有標志性建筑物的學校,則一提到標志性建筑物就很容易被人記住。例如,中山大學的鐘樓,每個校區都有鐘,特別是孫中山偉大形象的銅像,讓人一站在它面前就肅然起敬;還有暨南大學的拱型大門,華南農業大學的“大”等等。
(3)人文、學術氛圍積淀膚淺。一提到華軟軟件學院,雖然一聽就知道以“軟件”著稱,在軟件、信息等行業里有享有名氣,但是,年輕、充滿朝氣的華軟校園,由于建校時間只有八年,辦學時間短,讓人感覺人文氛圍積淀膚淺。這樣一來,許多人認為,年輕的學校就是缺乏建設,自然而然就直觀上感觸品牌建設路途遙遠。品牌建設承擔的品牌策劃與推廣責任重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近年來,民辦高校蓬勃發展,華軟學院學生也在短短8年間發展到上1萬人。在良好的招生狀況下,有的民辦學院開始停止建設、壓縮開支,追求利潤最大化。但華軟的投資者卻有清醒的坐標感和堅定的辦學理想,他們意識到,曾經的唯一,很容易被復制;曾經的領先,也很快引來追趕;優勢只有轉化為品牌,才能得到鞏固;也只有確立了品牌建設的目標和規劃,才能綱舉目張,不斷進取,保持優勢。華軟軟件學院作為全國300多所獨立學院中最早的專業性軟件學院,其開設的動漫、游戲等專業引領國內院校同類專業的先河。
據了解,今年6月23日,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正式宣告更換新校標。與此同時,華軟學院校方表示,這次換標,標志著學院整體視覺形象全面導入vi系統,學院也以此為開端,進入品牌建設的新階段,其目標定為要在短期內成為國內一流的專業性軟件學院,并最終成為中國it學院第一品牌。
“品牌意識與品牌建設具有關聯性、社會性和時代的象征性。這種關聯性,表現在品牌意識鑄造品牌質量,引導品牌塑造,創造品牌價值;這種社會性,表現為品牌意識已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和領域,建設品牌、塑造品牌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核心內容。”
另外,公校擴容、民校勃興、就業不景、數年后生源數量下降……種種可預見的危機因素,也令那些真正把辦學作為長遠事業的投資者開始重視品牌建設。據華軟學院品牌建設委員會負責人介紹,這幾年,正是啟動品牌建設的最好時機——招生良好,生存無憂;壓力將至,未雨綢繆。教育界人士也認識,獨立學院目前的競爭,主要是看前面所掛的公立大學的品牌;幾年后,就要看自有品牌;再過若干年,將出現一批可直接與公立名牌大學直接競爭的品牌民校。品牌建設,將成為未來民校發展走向的分水嶺。
(1)成立品牌建設委員會,確立品牌導向。華軟學院確立以品牌建設為導向的發展戰略,并專門成立由執行董事兼常務副院長掛帥的品牌建設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整合全校資源,推動學院的品牌建設。品牌委員會負責編制學院的品牌發展綱要及階段實施規劃,指導全校的各項工作歸依到品牌建設的目標規劃下進行。
(2)投資過億升級硬件設施。學院董事會決定,未來兩年,將斥資過億,全面升級學院的硬件設施,包括新教學樓、1萬平米食堂、新圖書館、藝術中心、教工學生宿舍等建設。工程完工后,華軟學院的硬件設施將達到同類院校領先水平。
(3)就業工作成為重要考核指標。學院認為,畢業生是學院品牌的權威認定者及主要傳播者。作為定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學院,畢業生的就業技能和就業率是檢驗教學質量和學生工作的重要指標。為此,除了在專業及課程設置、校企合作等方面提高就業技能外,軟件工程系、數碼媒體系、游戲系等特色強系還開設精英班等方式培養拔尖人才,帶動整體教學質量和學風的提升。學院對一些重點系提出了力爭10%的畢業生進一流企業、70%畢業生專業對口的就業目標;軟件工程系的java精英班提出了一二年級解決“有飯吃”、三四年級“上崗就上手”的技能培養要求。
(5)華軟網站力爭成為最具it及人文特色的高校品牌網站。配合vi改造,華軟網站也完成改版。新網站更簡潔、人性化,內容設置上開辟了多個人文特色的版塊,如“封面故事”、“校友回味坊”等,力爭成為最具it特色和人文特色的高校品牌網站。
華軟學院從辦學第一天起就樹立走創新之路的理念,把創新精神落實在學院的各方面工作中,力求在創新中塑造“華軟教育”品牌。學院緊緊把握信息化管理這一先進思維和理念,在學院自主研發了信息管理系統,將學院各類管理集于一身,實現校園數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并用這一理念指導學院各項工作的開展。
華軟學院數碼媒體系杜凱老師根據學院情況,設計了一套vi手冊,vi系統包括核心部分、輔助圖形、環境風格類、事務用品類、員工學生制服類等五大塊,vi手冊涉及學院品牌建設實體部分的方方面面。
自2009年4月開始啟用新vi系統,華軟學院由品牌辦牽頭,設置新vi系統推行領導工作組領導成員,并成立了以數碼媒體系和游戲系組成的“平面—視覺傳達”、“網站系統”和“公共場所建筑環境”、“多媒體”四個換標工作組,對學院vi進行改造和換標。與此同時,該院還通過南方都市報、信息時報等媒體進行宣傳學院新vi系統換標。筆者認為,學院應繼續深化換標理念和思想,全面構建華軟新形象、新面貌和新姿態。
華軟學院要辦成一家中國著名的國際性高等院校,就必須依托軟件產業的發展,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辦學思路,以it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軟件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為立足點,采用完全學分制,實施信息化管理,并努力探索和形成以軟件開發、網絡工程、嵌入式技術、動漫制作、游戲設計、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為核心的優勢學科群,積極發展以數字媒體藝術為特色的新興學科,培養適應中國軟件產業發展需求的規范化應用型人才, 努力發展華軟學院的后發崛起優勢。
品牌是重要的無形資產,是市場競爭力的象征,品牌產品反映內在質量,具有獨特的個性,良好的形象和聲譽,將品牌的概念引入到高校,也就是要實施品牌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特別是一所高校要立足于社會之上,必須依靠辦學,而高校的辦學,又依靠專業設置、專業舉辦。例如,該院開設的動漫、游戲等專業引領國內院校同類專業的先河。與世界it巨頭微軟、ibm合作辦學,開創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先河,達到無縫連接知識體系。只有這樣,建設出自己的品牌專業,強化辦學特色,不做公辦高校的復制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才能凸顯出自己的品牌,最終實施品牌教育戰略。
華軟學院曾有一句辦學宗旨:“培養應用型人才,使他們具有一樣的學歷,不一樣的能力。”總之,華軟學院正處于“華軟教育”品牌建設轉型期,一直以來,華軟學院堅持特色辦學之路,打破了傳統辦學封閉性,讓教育更加開放走向現代化,同時為學院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契機,在探索新型教育品牌中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1]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3]教育部.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教發[2003]8號).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