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ヂ摼W一出現,便以它的交互性、及時性而迅速普及,成為這一代中學生的關鍵詞。網絡游戲、qq聊天、論壇灌水、網上下載音樂及電影,大多數中學生對此津津樂道。許多孩子因此迷戀上了網游、聊天。玩游戲過度身亡,交網友不慎釀成悲劇的情況屢見不鮮。根據新華網的抽樣調查,城市中學生網絡使用率達95%以上.使用網絡已經成為中學生學習、接觸社會和娛樂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可能或已經有網絡成癮問題者的陽性率為3.5%”。并且這些呈陽性率的學生使用網絡呈現“一高三長”特點。即“上網頻率高,近半年每周上網次數平均達到8.9次左右;網齡長、一次上網最長時問長、每次上網時間長”。正因如此。很多人把網絡當成罌粟,是外表華美的惡之花。
正常的上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網絡成癮卻有著極大的危害。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嚴重的現象呢?
我曾經和一位男生談天,該生成績平平,性格內向,在班級里也沉默寡言。他說之所以喜歡游戲是因為游戲給了他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成就感。在班上,他成績不能冒尖,同學、老師也不會特別關注他;而在游戲世界里,他是人人崇拜呼風喚雨的“城主”,大大滿足了他在現實中無法贏得的成就感和虛榮心。于是rpc(角色扮演)的級數越來越高,而學習成績卻越來越差。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導致分不清楚現實世界與虛擬空間。
與之類似,大多數沉迷于網絡聊天的學生也持有類似的心態。在很多學生眼里,一個班的同學之間競爭關系總是多于友愛.導致同學之間的交流減少,難以成為知己。很多學生傾向于在茫茫網海中尋找知己,而網絡平臺可以帶來遍布天下的“好友”.讓他們流連忘返。導致與現實更加脫節,甚至患上“網絡孤獨癥”、“網絡癡呆癥”等心理疾病。
中學生尚處在“心理斷乳期”,心智尚不健全。網絡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導致他們難以自控。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的色情信息網站多達幾十萬家,這些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污染了德育環境,對人們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侵蝕、褻瀆人類的文明。尤其是青少年正處于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對黃色和灰色誘惑識別能力和抵抗力較弱,一旦墜入,后果不堪設想。曾經一個叫“happysky”的低級趣味網站風行。讓很多未成年人麻醉其中,影響身心健康。前段時間,一個能夠“預算死亡年齡”的網站在學生中盛行.導致部分學生悲觀消極.甚至試圖放棄學業,影響相當惡劣。
網絡吸引學生。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便是“自由”。網絡的特點使網民的活動具有相當大的隱蔽性,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扮演不同角色與人交往。很多學生把這種特點當成了無所拘束,可以無所顧忌的“自由”。中學生正處于思想成型時期,對于外面世界急于表達自己觀點的意愿,甚至對已有的秩序產生強烈的叛逆感覺。于是各種論壇、聊天室成了他們追求“自由”抒發個人意見的芳草地,導致上癮。更有甚者道德認知出現矛盾,充當黑客,發布病毒,樂此不疲。
研究表明,家庭親情關系惡劣是學生網絡成癮的一大重要原因。與父母關系愈差的中學生,他們的網絡成癮問題越嚴重。同時。學習壓力大、學校活動不豐富的中學生網絡成癮的比率高。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學校生活的枯燥使學生逃避現實而沉迷于網絡的虛幻。另外。網絡可獲得性是導致成癮的影響因素之一.“家中有電腦的學生陽性率高于家中無電腦的學生,分別為6.7%和2.7%”。
“疏川導滯,鐘水豐物”。面對網絡帶來的眾多問題。要結合網絡的自身特點,利用、學校、社會和家庭等各種渠道進行疏導。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對新生的網絡問題教育乏力.如何讓網絡成為我們的生命之水而不是洪荒,是我們新時期需要面對的新課題。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學習的壓力越大,網絡成癮的幾率就越高。對此,應當從當前的教育模式人手自上而下進行改革,創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社會育人環境。教師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發展特長,使學生各種素質得到提高。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不以學習成績為唯一尺度評價學生,減輕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壓力,開展豐富的課余活動。開拓學生視野,陶冶情操,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加深對現實生活的了解,以期擺脫虛擬世界的束縛。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由于身心發展迅速,心理上的獨立傾向使他們感受到許多心理沖突和壓力。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學生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比例高達12%以上。所以要加大心理健康師資的投入.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輔導,學校設立咨詢室和心理咨詢熱線。開展心理衛生知識講座等。幫助中學生學會心理調節,正確面對和化解各種壓力。
一方面加強監督網吧對未成年人上網的管理,另一方面建設校園網絡。方便學生安全上網。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計算機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上網條件。這樣通過校園計算機網絡資源這個主渠道。在老師的引導和監督下,教授中學生掌握電腦知識。學會利用網絡資源來學習和娛樂。
首先,要研發和豐富有益的網絡資源。通過豐富網絡資源。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他們更健康地使用網絡。同時利用網絡信息進行宣傳教育,及時提醒學生回到現實世界。其次,做好學校網站,吸引學生和家長一起互動。學校的網站辦好了,人氣旺了。不僅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可以了解掌握學生的心態走向。同時促進學校、家長和學生的互動。
青少年沉迷于網吧是有原因的。其中之一即為家庭教育乏力。父母飽含愛心的、民主的、以理解和溝通態度的教導有助于減少中學生網絡成癮的發生。如果父母與子女缺乏溝通,一味指責。孩子極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要倡導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