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論文聯盟校是培養中等技術人才的機構,人才培養質量如何,能不能適應當今社會高速經濟的發展要求,直接影響學生就業和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中專職業學校財會專業也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教學。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有的教師還是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講臺上只顧自己傾心講課,看不到下面學生接受的如何,沒有提問,沒有啟發,調動不起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教學效果。
職業學校專業教師,應該是雙師型教師,經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合格,方可任職。可部分老師從基礎課轉行到會計專業任教或有一部分年輕教師大學畢業后直接任教,沒有財會教學的實踐能力和實際工作經歷,再有對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不夠重視,不能使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得到更新,所以學生學到的還是過去的陳舊的財會知識,學不到真正的新知識,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需求。
中等會計專業培養的是適用型人才,財會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也須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現在有的職業學校設置課表的時候出現了倒掛現象,基礎課和專業理論課課時占了70%以上而忽視了實驗操作課;有的學校根本沒有財會模擬實驗室或有財會模擬實驗室因閑置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學生得不到親自動手操作機會,導致學生技能低下。
專業技能知識的培養和職業道德教育是同等重要的,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了專業技能課而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課,致使有的學生走向社會從事會計工作經常犯錯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1)努力改革教學模式。教師由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的主動探求者轉變。培養途徑由校內封閉教學,轉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中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轉變。教師在教學工程中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學法”的轉變,在優化課堂教學上,應“講重點、講思路、講方法”,由強調統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轉變。
(2)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財會教學課堂上教師不要占據大部分時間,而是通過示范和評價等環節來發揮主導作用,大面積、多層次地發動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教師要積極實行研討式、啟發式、情境、案例教學等教學方式。在教學方法上,要大量采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電視錄像和多媒體等幻燈演示方式,直觀、真實、生動地再現業務操作過程,增加學生對財會實務的感性認識,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如會計教學中的錯賬更正方法,在課堂上,真實的憑證、賬簿記錄被多媒體技術反映在屏幕上,再由教師操作鼠標查出錯誤的地方,用聲、文、圖并茂的方法提示錯誤地方,并采用更正方法進行更正,最后進行總結。這樣,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在積極、輕松、自然的狀態中,掌握了錯賬更正的教學內容,增強了感性認識,開拓了學生思維,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
中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會計專業教師在實踐能力上要具有專業優勢,既要通理論,又要具備豐富的財會工作經驗。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會計教師在實踐能力方面的繼續教育培訓,要求教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培訓。倡導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到某單位的財務部門頂崗學習,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以便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講給我聽,我會忘記;只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去做,我會理解”,只有多給學生做的機會,學生才能消化、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邊講邊操作,邊操作邊講,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為了確保操作課的正常運行,學校應該提供現代的財會仿真模擬實驗室,不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