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全市中不斷深入,科學理念、科學方法、科學發展已經成為交流談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滲透于的思想和行為之中。本文在廣泛深入和基層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思想教育工作的客觀實際和具體特點,就如何加強思想教育工作,發揮在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進行初淺的探討。
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來是以直接灌輸為主,以上大課集體教育、領導進行時事政治和理論教育,依靠組織行為和領導的權威實施,大有一家之言的一言堂做法,導致教育工作出現上下一般粗,效果不盡如人意。滲透教育改變以往傳統的說教和填鴨式灌輸的教育模式,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和各種理論知識的學習,充分地調動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是一種寓于日常生活中,寓于特定環境中,寓于組織活動中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種寓理于情之中、以情感動人的教育方法,表現出來的是非強制性、愉悅性、無意識性的特征,的理論水平和思想境界通過潛移默化的滲透循序漸進地提高和升華。當然,馬列主義、思想等理論,采取灌輸教育進行無可厚非,也是必須的,但要因人而宜,的文化程度都比較高,接受能力比較強,灌輸教育的效果可能不一定理想。特別是進入新時期、新階段,從思想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讓自覺履行義務、自覺遵守《黨章》、永葆的先進性來看,強制式灌輸這一單向度的教育方法已經不完全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變灌輸教育為滲透教育,不斷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滲透教育,還在于針對當前人們觀念、理念、價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實際,予以充實調整,達到推陳出新。
以往的政治思想教育基本以開會代之、以簡單說教為主,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沒有任何新意,參與熱情不高。要提高的參與熱情,必須改變以往單一的模式,走向多樣式互動??梢圆扇∫环N符合科學發展觀、適合時代要求、適應實際的雙向互動或多向互動的教育形式,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采取多視角、多廣度進行教育輻射,因地制宜地實施教育,通過這種公開、平等、尊重、競爭的交流,提高教育效果。如把教育內容通過知識競賽、青年論壇、興趣小組交流等活動形式,開展一些學習馬列主義和科學發展觀等知識的競賽、熱點問題的討論、模糊觀點的辯論等活動,不僅豐富的文化生活,還可以激發的參與熱情和激情,達到預期教育目的?;邮浇逃?強調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主體的身份,都有話語權。如每年一度的“五四”青年節活動各不相同,但今年的“五四”活動,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下展開,我們引導青年對“民主”、“科學”進行新的思考,引發大家結合時代特征進行闡釋。不少同志用歷史反觀現實,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不僅有從要求層面上的“民主”和“科學”,還有老百姓追求的“自由”和“平等”,這也是現代中國的發展方向。民主與科學的人文思想基礎正是平等和自由,平等自由是人民群眾的基本要求。只要有了自由和平等我們就可以承擔困難,只有堅持了人的自由和平等,才有正當人的法制和權利,整個社會的發展才能步入更加科學和持續的發展軌道上。
目前對的思想教育,基本上是按上級的安排和要求進行的,即所謂的規定動作,只有在完成規定動作后,才能有自己單位的特色教育。大多數學習內容都是貫徹中央、、會議精神,除此之外就是絞盡腦汁,結合本單位實際,增加一些與本部門業務相關的內容,提幾條落實的具體措施,想幾句有地方和部門特點的新話、假話,完全不是有感而發,不是真情流露,更談不上情真意切,這種一級傳達一級、一層一層貫徹落實、層層模仿的方式,時間一長,對開會學習就沒有絲毫興趣可言,也不愿意接受一些假、大、空的理論和空洞、教條式的說教,導致一學習、一開會就出現會上打瞌睡、看報紙、玩手機和輕聲閑聊等浪費時間的不良現象。因此,當前在對進行文件傳達也好,政治思想教育也好,上級的文件精神要有,但不能照抄照搬,必須緊密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把大道理講實、講透。思想教育既要用大道理來管小道理,也要來一點真實的東西,來一點普遍關注的熱點、困難問題解說和釋疑,來一點結合本部門、本崗位的實際舉措等,這樣大家就愿意聽,參與積極性也就高了。
以往組織學習教育僅限于本單位、本部門的課堂式教育,僅限于從文山會海到本本文件的學習領會,沒有變化、沒有創新,已經成了麻木應付,更談不上有什么大的效果。人生教育的課堂不僅僅在教室、在書本。人們總是習慣于從書本上找根據,從會堂上找出路,從文件里找辦法,還不太習慣走出去,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縱深,走向改革開放這一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鮮活場景。所謂走出去,就是組織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實踐。如到基層了解基層群眾的疾苦和呼聲,到企業調研企業和銷售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到社區進行扶貧幫困和參加志愿者活動等,通過走向社會擴大的視野,使真正融合到社會大家庭之中,使的思想和靈魂在參加社會實踐中得到洗禮和凈化。當然還必須要請進來,請一些專家、教授和知名學者來給上課做報告,通過專家教授通俗易懂的講解釋疑,用科學的、正確的理論和思想來武裝的頭腦,澄清的模糊認識,不斷提高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
在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著一鍋煮現象,沒有象業務培訓那樣分層次教育。這樣導致了理論水平高的和水平低的一塊聽,形成了理論學習上的“飽饑”不均現象。新的歷史條件下,應按能級關系、責任分擔和專業特性來區分和組織教育。所謂按能級關系就是區分不同職務高低的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如對局以上領導就是要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教育為主要內容,強化正確使用手中權利;對科室以下普通就是要以愛崗敬業、先進性意識為主要內容,強化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等。所謂責任分擔就是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不同、責任程度不同采取分層次教育。所謂專業特性就是每個所從事的專業不一,有的需要掌握宏觀政策,有的則需要掌握微觀的具體工作方法,必須采取靈活多變的教育方式,對不同類型的實施不同層次的教育。要健全分層次學習教育機制,營造學習氛圍,改善的學習環境,全面加強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專業知識學習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學習,形成處處是學習之所,時時是學習之機,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局面。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