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對高中生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作了具體的要求,其中作為重頭戲的閱讀和寫作是放在最后的,是高中英語教師首要研究的內容。此外,高考《考試說明》中也將nmet試卷中書面表達題列為重中之重。日常教學的經驗和專家的研究告訴我們,閱讀和寫作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古人說:“《文選》爛,秀才半”。顯而易見,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要在寫作上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閱讀好的英文作品。閱讀什么樣的文章,決定寫出什么樣的文章。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閱讀好的文章不僅可以帶來“醍醐灌頂,坐受清涼”的感悟,而且也會在寫作中產生厚積薄發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強調英語美文對寫作的好處,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
英語美文的特點是句子錯落有致,富于強烈的樂感。英語美文與普通文章的區別類似于漢語古詩詞和白話文的區別一樣。它不像普通英語文本一樣缺乏韻律,失于節奏感,而是由抽象的“平平仄仄”意象群組合而成。我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亦會吟。”經典的英語美文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是精神層次的享受與記憶,久而久之,量變引起質變,必然會在平時的英語書面表達中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通過平時教學的總結,我把影響學生寫作的幾個主要因素做了歸結,以此從閱讀美文中對癥下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作對于學生來說就像是一座難攻的城池,只有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搶得先機得利而勝。要破的第一大難關就是素材和詞匯,這是學生寫作的兵器,此為硬實力。而語感和文化則是寫作的盔甲,此為軟實力。
1、寫作素材的積累。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素材永遠取自于生活本身。要寫出好的東西,就要讀好的東西。“美文”顧名思義,必是取材于生活中值得欣賞的東西。在英語美文閱讀的過程中,隨時準備提取文章中的精華段落,作為自己以后英語書面表達的備用語錄。中國學生學英語總是棘手于龐大而難以記憶的詞匯,從而在寫作中無從開口,思維貧乏。在高中英語寫作訓練中,“強學死背”現象已經讓學生們產生了對英語的厭倦和反對情緒。被動地攝入陌生而復雜的語言只會產生思維的疲憊。大量枯燥的閱讀不但沒有起到鞏固大腦對英語的興趣,卻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遠離英語學習。那么,久而久之,英語教學就在“灌入式“的閱讀中形成惡循環,談何寫作能力的提高呢?
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最大的特點就是摘抄筆記,只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如何使學生不再陷入“只做筆記,不看筆記”的困頓中,將是高中英語老師所應該著重思索的問題。我在課堂中提倡學生用心從所讀的英文作品中發現語言的精華,引導其主動地尋找英語文章中的美。經常給學生閱讀優美經典的英語散文,將“中英結合的散文賞析教學”模式引入英語課堂,讓學生感到英語閱讀的藝術美不由分說地起到了意想之外的好效果。
這樣的文字在感化放松我們的心靈的同時也讓也提供了思想的素材,把他們收藏起來化為己用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
語言風俗的不同決定了語言表達習慣的不同。在美文閱讀中,學生會不經意間發現自己平時從未見過的慣用語。在漢語寫作中講究修辭,適當地適用成語,歇后語可以增強句子的美感和文章的生動性。英語寫作也同樣如此。英語美文閱讀中,學生會接觸各式各樣的句子、新奇的表達方式以及地道的西方慣用語。比如,我們在閱讀教學訓練中接觸到一篇英語美文<englishasacrazylanguage>,這篇文章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英語語言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像猜字謎似的恢復了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文章富有節奏感和樂律感,用類似漢語“頂真”修辭手法來表現英語的“詞趣”。我們來看幾個句子:
用連貫性的語言和詼諧的說辭將不同的兩個單詞聯系起來,并且以串聯式的游戲現身說法,讓學生們感到英語也可以充滿趣味,喚醒了他們對英語閱讀的重新認知。這在無形中已經加強了學生的語感,增大了詞匯量。靈活多變的語言表達也是學生認識到,寫作不止是“主謂賓+定狀補”,不是戴著鐵枷鎖的傳統舞蹈,而是隨心所欲的自由演繹。
3、語感的積累。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敏感度。西方的思維方式和東方顯然是不一樣的。中國語言講究圓融委婉和諧統一之美,而西方語言提倡天真率性直線思維之美。在閱讀英語美文時,突破漢語表達常規的思維定勢,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就可以從邏輯層次上提高英語的寫作能力。
4、文化的積累。《新英語課程標準》中把特別強調了文化在英語寫作中的作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拋開文化學語言很難學到一門語言的精髓,也很難提高自己與對象國人的實際交際能力;反之在認識文化基礎上去學習語言,很多時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語課程標準》把“文化意識”作為基礎英語教育階段的目標內容之一,通過閱讀英語美文可以了解英美的語言風格,進而熟知其風土人情、地域文化和語言背景,擴大自己的視野。從中發現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異,取之精華并且化為己用,在書面表達中才不至于江郎才盡文思枯竭。其實,英語美文就像我們漢語的散文一樣,散文主張“形散而神不散的”,也就要求學生突破句型和章法的束縛,從更高的層面上去感知文意。其中,教師要在讀這類美文之前對西方的文化常識進行備案,以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知所云。
此外,讀英語美文能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如英語美文欣賞:《danceintherain》中的一段:nowirealizethatinmarriages,trueloveisacceptanceanacceptanceofallthatis,thehappiestpeopledon’tnecessarilyhavethebestofeverything;theyjustmakethebestofeverythingtheyhave.lifeisn’tabouthowtolivethroughthestorm,buthowtodanceintherain.(此篇為2010年高考完型填空)本文講述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來醫院治傷。交談中,我得知他9:30要去養老院和老伴兒一起吃早飯。他的老伴兒得了病,五年來,她已經認不出他了,可是他堅持每天早晨去看她,和她一起吃早飯。老人的故事使我認識到婚姻中愛的真諦。在婚姻生活中,真正的愛就是包容一切。最幸福的人未必擁有世上最美好的東西,但最幸福的人是善于充分利用他們目前所擁有的一切。生活不是如何經歷暴風雨,而是如何在雨中跳舞。多閱讀這樣的英語美文作品,我們會漸漸地從中領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洗禮心靈,陶冶情操,從而由內而外的散發出良好的心理素養,隨時隨地地寫出有美的品位的文章,這才是創作的最高境界。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