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書法藝術遺產是我國書法藝術文化資源的精髓。在當前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開展書法藝術遺產的當代價值及其傳承的研究,有利于挖掘書法藝術遺產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弘揚文化精神。研究在分析書法藝術遺產的當代價值構成的基礎上,以陜西碑林為例,探討書法藝術遺產在當代社會的價值保護與傳承,研究結論有利于提升公眾對于書法藝術遺產的價值認可與尊重,促進書法藝術遺產的傳承與延續。
關鍵詞: 書法藝術遺產; 當代價值; 傳承;
《書法賞評》繼承:《篆刻》,創刊于1987年,是黑龍江書法活動中心主辦。書法刊物。繼承和繁榮我國的書法藝術事業,豐富人們的生活,為培養人才、發現人才而努力。
1、 引言
書法藝術遺產是我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陸續形成的,包含中華民族書法藝術文化內容、體現書法藝術文化精神的文化形態,具有價值突出、影響深遠等特點[1]。然而,近年來在實踐中存在部分書法藝術遺產不受重視、文化特色逐漸消退的困境[2]。保護與傳承書法藝術遺產的關鍵在于對其價值有正確的認知和肯定,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促進其價值的提升,進而實現對書法藝術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因此,研究在分析書法藝術遺產當代價值的基礎上,基于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理論來探討書法藝術遺產的價值保護與傳承,以期能夠喚醒公眾對書法藝術遺產的尊重,使其能夠在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書法藝術文化精神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2、 書法藝術遺產概況及其當代價值
2.1、 書法藝術遺產概況
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類型,歷經三千多年發展歷程,是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一種文化形態。2009年,中國書法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3]。書法藝術遺產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蘊含著獨特的造型藝術及文化精神,成為展現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特有的思維方式、藝術追求與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
2.2、 書法藝術遺產的當代價值
對于書法藝術遺產當代價值構成的研究,本文依據孫月沐[4]提出的中國文化書法復興價值意義,從歷史文化價值和功能價值兩個方面來進行書法藝術遺產價值的認定。其中歷史文化價值主要反映書法藝術遺產在歷史、藝術、精神、科學等方面所蘊含的價值;功能價值主要反映書法藝術遺產能夠滿足當代人需求,通過在當代社會發揮應有的功能而具有的當代價值。
3 、基于價值保護的書法藝術遺產傳承研究
單霽翔[5]曾指出:“對于文化遺產,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傳承。”因此,對于書法藝術遺產,應秉承以價值為中心的原則,傳承、利用文化遺產,彰顯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及意義,發揚文化精神。本研究選取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薈萃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陜西碑林為例,設計出系統性的書法藝術遺產傳承策略。
表1 書法藝術遺產的當代價值構成
3.1、 本體保護,立足真實遺產
對于書法藝術遺產的價值提升及傳承,應立足于真實的遺產,以對書法藝術遺產本體的保護為基礎和前提。以碑林為例,首先要對碑林所擁有的各種碑文和石刻等嚴格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進行有效保護,將這些物質本體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真實、完整地留存下來;其次要對與碑林相關的各種經書、詩文書跡、線刻畫等所包含的非物質形態的藝術信息、文化內涵等進行保護,并將之作為體現碑林書法藝術遺產真實性的一部分來加以保護;再次要對碑林周邊歷史環境進行保護,借助于綜合性的環境整飭和維護,對環境質量加以適度改善和提升,凸顯環境的文化特征,傳達碑林書法藝術遺產所包含的文化意義。
3.2、 價值評估,遵循價值導向
價值評估是碑林書法藝術遺產傳承的依據。以往在我國書法藝術遺產保護實踐中出現的過度開發、對書法藝術遺產物質本體保護不力等現象,根本原因在于對書法藝術遺產所蘊含的價值缺乏全面客觀的認識。
首先,書法藝術遺產傳承策略的制訂應以價值評估為依據。基于前文對于書法藝術遺產價值構成的分析,碑林的價值可以概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歷史文化價值,是由于碑林所具有的書法藝術遺產能夠體現歷史真實性、能夠展現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發展水平或文化精神而具有的價值;第二類是功能價值,是由于碑林能夠為當代人所用、能夠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價值體現。其次,書法藝術遺產的傳承應以促進碑林書法藝術遺產的價值提升為目的。結合對于碑林書法藝術遺產不同價值類型的分析,根據各價值形態確立價值提升的著力點,綜合本體展示、數字解說、書法藝術活動及論壇、書法藝術教育基地建設等方式,來促進其當代價值的提升。
3.3 、功能延伸,匯聚文化產業
傳承的實質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促進碑林所包含的文化內容及價值的發揮,促進公眾對于碑林書法藝術遺產價值的認同與尊重。因此可以在本體保護的前提下,提升書法藝術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價值與功能的發揮,使之更符合當代社會的需求。應注重促進碑林書法藝術遺產在歷史、審美、科學、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功能的延伸,積極發展碑林書法相關的書法展覽、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演藝影視等相關產業,增進公眾對于碑林書法藝術遺產的體驗與認同,提升碑林書法藝術遺產的影響力,發展壯大成為特色的書法藝術文化產業集群。
3.4 、環境營造,凸顯藝術精神
依據文化空間理論及文化精神理論,碑林書法藝術區是一個具有獨特文化意義的空間環境,同時也是能夠體現特定文化精神,能夠讓人產生獨特文化感覺的文化場所。但是,由于書法藝術遺產價值與文化精神的內隱性,很難讓普通公眾體會到其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從而客觀上限制了公眾對于碑林書法藝術遺產的價值認同。因此,有必要在準確把握碑林書法藝術文化特征及文化精神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及創意方式,讓碑林書法藝術遺產重新獲得生命力。同時對周邊環境進行整飭治理,形成富有傳統書法藝術文化特色的歷史氛圍,讓其轉變成為能夠集中體現碑林書法藝術文化內涵、書法藝術文化價值觀念、文化精神等文化特性的特定文化場所。
3.5、 文化復興,助力社會發展
對于碑林書法藝術文化遺產的活態化傳承,還要注重與碑林相關的書法藝術文化傳統、所蘊含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文化精神等的傳播與復興,這些是促進碑林書法藝術文化遺產價值延續的基礎。碑林書法藝術遺產要廣泛借助于書法文化研究、書法藝術文化傳播等方式,融合現代創意及科技等方式與手段,將碑林書法藝術遺產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精神進行延續和發揚。同時還應大力推進書法藝術教育、書法比賽、書法文化論壇等活動的發展,使碑林書法藝術遺產在當代社會繼續維持其旺盛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張維青.書法藝術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創新--兼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梳理及現實思考[J].齊魯藝苑,2013(2):4-12. [2]王學理.文化遺產上的“沒文化”之舉--僅通過西安大雁塔北廣場“書法地景”這一窗口看城市造景之謬誤[J].現代城市研究,2005(10):5-7. [3]劉杰.中國書法“非遺保護”的基本內涵與文化特征[J].中華文化論壇,2014(1):117-122. [4]孫月沐.中國文化書法的復興之價值意義[J].榮寶齋,2018(4):152-159. [5] 單霽翔.世界聞名格局演進與文化遺產保護戰略[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7(7):681-689。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基于價值保護的陜西碑林書法傳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