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要求
字數要求:正文部分不少于 5000 字。
參考文獻要求:最少不少于 10 種。優秀論文參考文獻不少于 20 種。(不含教材和網絡文章)
2. 頁面設置
要求 A4 復印紙單面打印。
頁邊距:上 2cm,下2cm,左 2.5cm,右 1.5cm,裝訂線 0.5cm。頁眉 1.2cm,頁腳 1.5cm。
頁眉設置:以小5號字宋體鍵入“蘇州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文字居中。
頁腳設置:插入頁碼,居中。
扉頁一至扉頁四……編碼為I, II, III, IV ……。
正文頁碼為1,2,3……。
3. 裝訂順序
封面(紅色)
Acknowledgements (最后不要署名)
Abstract (Key words)
摘要(關鍵詞)(不要寫“中文摘要”,因為用中文寫的自然是中文摘要)
Contents
正文
References(統一不用Bibliography)
Appendix / Appendices (if any)
文獻綜述報告
答辯記錄表(校級優秀論文需二次答辯記錄表)
成績評定表
論文選題變動表(如果有變動)
4. 封面
封面具體格式要求如下:
封面標題: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要求:初號字;黑體。標題下請注明屆別,如(2009屆),要求:一號字,黑體,居中。
題目:英文題目在上(字體為Times New Roman 14,加黑,下劃線);漢語題目在下(小三號字,黑體,下劃線);如:
題目: A Study of Over-Adapt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際中的過分適應研究
專業:(小三號字;黑體)。
姓名:(小三號字;黑體)。
指導教師:(小三號字;黑體)。
論文提交日期:(小三號字;黑體)。只需要提供年月,不必提供具體日期。
5. 扉頁
扉頁一為致謝Acknowledgements;Acknowledgements一詞居中,字體為Times New Roman,字號為14,加黑;內容字體為Times New Roman,字號為12。致謝對象不應包括對論文無具體幫助的朋友和寵物等。
扉頁二為英文摘要(不少于300字)、關鍵詞(3-5個);Abstract 一詞居中,字體為Times New Roman 14,加黑;內容字體為Times New Roman 12;Key words 字體為Times New Roman 12,加黑。英文關鍵詞之間用逗號隔開。獨立成頁。
扉頁三為中文摘要(不少于600字)、關鍵詞(3-5個);“摘要”一詞居中,四號字,黑體;內容為小四號字;“關鍵詞”三字為四號字,黑體;內容為小四號字。中文關鍵詞之間用頓號隔開。獨立成頁。
扉頁四為Contents(居中,Times New Roman 14,加黑);目錄頁從扉頁一開始編;章節分別為Times New Roman 12。
6. 正文
正文為Times New Roman 12,1.5倍行距;段落或小節題目為Times New Roman 12,加黑。
行文分段主要使用 1, 1.1, 1.2; 2, 2.1, 2.1.1, 2.1.2, 2.1.3, 2.2, 2.2.1, 2.2.2; …… 這樣的序號方式。每章開頭都重新開始一頁,各節之間空一行。
7. 注釋
注解分附注、腳注和夾注三種。
附注: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1. 2. 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1. 2. 3. ……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腳注:對標題的注釋或對全文的說明以腳注的形式處理,注號在右上方用 * 標注而不用阿拉伯數字,列在當頁正文下,正文和腳注之間加一橫線(一般自動產生)。
夾注:夾注可采用以下幾種形式(其中“作者姓/名”表示原文或所依據的文獻為中文作者的用其姓名,英文的用其姓):
(作者姓/名 年代:原文頁碼)。例如:To be successful, “communities must be willing to take this responsibility” (Franklin et al. 1995: 135). 注意 et 后面沒有點,al. 后面有一點,冒號后面空一格。
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頁碼)。例如:Newmark (1988: 39) notes three characteristically expressive text-typ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literature; (b)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 (c) autobiography, essay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作者姓/名 年代)。例如:Wang (王臘寶 2002) argues for the need on the part of Chinese readers to readjust their reading perspective so as to appreciate the greatly broadened horizons of the literatures in English. 又如:Modifiable learner variables usually include learners’ motivation, beliefs and strategies (Wen 1993; 文秋芳、王海嘯 1996). 注意兩個中文姓名之間用頓號隔開。
作者姓/名(年代)。例如:Halliday (1978) holds that this view is implicit in Firth’s recognition of “collocational level”.
在實在無法找到一級文獻時析出二級文獻的方法如下:Mo Zi (cited in Ding 2007) defines metaphor as a device that seeks to understand one thing by dint of another.
補充說明:直接引用,即引用了原文的情況下,需要加引號,必須加頁碼。如果不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話轉述,則不加引號,也不要提供頁碼;兩名作者可以寫成 (Strunk and White 1979), 也可以寫成 (Strunk & White 1979), 但全文必須統一。
8. 關于References
論文須在正文之后附References,注明文中所有引文的出處和所依據文獻的版本情況,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版年;篇名、刊名、刊物的卷號和期號、文章的起止頁碼;書名、出版地和出版者。另請在每一文獻后加注文獻類別標號,專著標號為[M],論文集和會議錄為[C],論文集和會議錄內文章為[A],期刊文章為[J],學位論文為[D],報紙文章為 [N],研究報告及未收入會議錄的會議論文為 [R],網絡文章為 [OL], 網上電子期刊為 [J/OL],其余如詞典等可用 [Z]。列舉方式建議參照《外語教學與研究》的體例,即:
文獻條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漢語拼音)的字母順序、中外文分別排列。外文文獻在前,中文文獻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文獻按出版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外文書名以斜體書寫,實詞首字母大寫;外文論文篇名以正體書寫,僅篇名首字母大寫。每條頂格寫,回行時懸掛縮進(2字符)。例如: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M]. New York: Holt.
Bolinger, D. 1965. The atomization of meaning [J]. Language 41: 555-573.
Peters, A. M. & S. T. Boggs. 1986. Interactional routines as cultural influences up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Schieffelin, B. B. & E. Ochs (ed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C]. Cambridge: CUP. 80-96.
奧斯汀,1994,《傲慢與偏見》[M],方華文譯。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梁漱溟,1994,《儒學復興之路 —— 梁漱溟文選》[M],曹錦清選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呂叔湘、饒長溶,1981,試論非謂形容詞 [J],《中國語文》(2):81—85。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1915,《辭源》[Z]。北京:商務印書館。
蘇曉軍,2008,認知文體學研究的進展 [A]。載束定芳(主編),《語言研究的語用和認知視角》[C]。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345-357。
王力,1980,《音韻學初步》[M]。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1986,《語法問題探討集》[C]。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趙元任,1958,《中國話的文法》[M],丁邦新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網上下載的文獻應注明相關網頁的網址和獲取時間, 如:
Fauconnier, G. & M. Turner. 2001.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OL]. Available at (accessed 28/09/2008).
注意學位論文參考文獻的格式有點異樣,實詞首字母大寫,但不斜體。如:
Horn, L. 1972. On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Logical Operators in English [D]. Ph. D Dissertation. Los 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en, Q. F. 1993. Advanced Level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of Modifiable Learner Variables to Learning Outcomes [D]. Ph. D Disserta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Xue, X. 2008.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Verbal Humor [D]. MA Thesis. Suzhou: Suzhou University.
未收入論文集或會議錄(proceedings)的會議論文格式如下:
Ellis, R. 2007. Corrective feedback i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T in China & the 1st Congress of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 China, May 2007.
研究報告的格式如下:
Elman, J. & D. Zipser. 1987. Learning the hidden structure of speech [R]. Report No. 8701.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Science.
Carey, L. et al. 1989. Differences in writers’ initial task representations [R]. Technical Report No. 35. Carnegi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補充說明:
參考文獻不標序號,每條頂格寫,回行時懸掛縮進(2字符)。
為保證清晰,建議每一條參考文獻下空一行。
期刊、論文集和會議錄論文需提供頁碼。
列參考文獻的規矩:論文中提到的后面一定得列出,沒有提到的一定不要列出。
9. 引文
引文較長者(中文80字以上,外文40字以上,詩2行以上)宜另起一行,不用引號,左右邊各縮進2字符。引文部分如果只有一段則首行不需再縮進;如果引文有數段,則每段首行需要再縮進2字符。
10. 例句
例句較多時,宜按順序用(1)(2)(3)……將所有例句編號。每例另起,空兩格,回行時與上行例句文字對齊。
11. 圖表
論文中如果出現表格,不要用 Table 4.1 之類。需要將所有表格編號,如 Table 1 Table 2 Table 3…… 例如:
Table 1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Pretest
N Mean Std. Dev.
Comparison 66 17.44 4.19
Experimental 66 16.66 3.52
補充說明:
請注意圖和表是不同的,如果用的是圖,則稱為 Figure。如果論文中同時出現圖和表則需要分別標號,如Table 1 Table 2 Table 3…… Figure 1 Figure 2 Figure 3……
如對“參考文獻”有疑問,請參見外國語學院資料室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如對論文格式有疑問,請參考論文sam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