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是期刊論文的文獻檢索標識,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自然語言詞匯。期刊論文的關鍵詞是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和詞組。關鍵詞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檢索語言。在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幾十萬篇期刊論文發表,學術界往往利用關鍵詞去檢索最新發表的論文。關鍵詞的標引已成為期刊論文撰寫的基本要素。
但對作者而言,由于缺乏對關鍵詞實質意義的了解,不知道如何選取關鍵詞,因而造成對關鍵詞含義模糊,標引不當,或邏輯混亂、主題不明,或揭示主題不全面、數量不夠等,因此,建立規范期刊論文寫作意識,引導作者重視對關鍵詞的正確標引,是每位編輯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現就護理科研論文關鍵詞標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1、關鍵詞沒有反映文章的重要主題。
關鍵詞必須能夠反映文章的主題內容,因此,首先要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從中提煉出主題,剖析主題結構,只有在主題分析正確的前提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關鍵詞標引。而在護理科技期刊中目前較常見的問題之一是,部分論文關鍵詞沒有反映出文章的重要主題,如:《血糖水平與冠心病與預后的關系及其護理對策》一文,所標的關鍵詞為:冠心病;預后;護理,該文就漏標了最重要的關鍵詞:血糖水平。
再比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兒胃黏膜形態學變化及隨訪》一文,所標的關鍵詞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炎;幽門螺桿菌;兒童,也漏標了重要的關鍵詞:胃黏膜。讀者若從關鍵詞入手去查找有關血糖水平或胃黏膜形態學方面的文章,就會漏檢這兩類文章。
2、邏輯關系混亂。
關鍵詞各條目之間應有一定的排序規則,即排列次序要反映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而關鍵詞標引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關鍵詞的邏輯組合,提示論文的主題內容。許多論文在刊發時未能準確把握關鍵詞應起的作用,結果列出的關鍵詞的邏輯組合并不能有效地表達論文的主題內容,造成信息遺漏,甚至錯誤,無法進行文獻的檢索。
例如一篇曾在護理科技期刊發表的文章《兒童皮膚科護士皮疹分診識別狀況調查》標引的關鍵詞為:兒童;皮疹;導診,這篇文章從文題到關鍵詞的排序都存在問題,邏輯關系混亂。文題應該是《皮膚科護士對兒童皮疹分診識別狀況調查》,關鍵詞正確標引順序為:護士;兒童皮疹;分診識別。
3、關鍵詞標引的隨意性太大。
護理期刊論文中關鍵詞標引普遍存在隨意性太大或使用不當的問題。如《顯微手術治療顱底大型腦膜瘤的臨床分析及護理》一文,作者標的關鍵詞為:大型腦膜瘤;顯微手術;療效;護理。其中“療效”一詞就為泛意詞沒有專指性,不應作為關鍵詞標引。再如:《心肺復蘇操作考核中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一文標引的關鍵詞為:護士;心肺復蘇;操作。“操作”一詞作為關鍵詞也不恰當,應標引為“操作考核”.否則,將會影響論文的檢索。
諸如研究、方法、分析、問題、服務、質量、對策等都是泛意詞,作為關鍵詞標引出來,缺乏對論文主題內容的專指性,也就失去了關鍵詞應有的標引和檢索作用。關鍵詞兼具專指與通用兩種屬性,應選用通用性較強的詞語而不是通用詞作關鍵詞。如果讀者選用某個通用詞來檢索,將會把數據庫包含的各學科文獻歸總于一類,形成一個大雜燴,很難從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另外,與標引通用詞匯相反的就是漏標專有名詞,往往將一些重要的、直接關乎文獻主題的專有名詞漏標注。
4、標引深度不恰當。
標引深度又稱網絡度、窮舉度,是測試標引質量的尺度之一。它是指一篇文獻論述的主題概念被確認、轉換為檢索標識的數量。有些論文提供的關鍵詞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對揭示論文主題的程度往往有直接影響。
例如《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動脈壓迫器的臨床應用及護理》一文標引的關鍵詞為:壓迫器;護理;并發癥,顯然關鍵詞標引深度不夠,專指性不強,應該標引為:冠狀動脈介入術;動脈壓迫器;并發癥;護理。
一般而言,關鍵詞越多,揭示文獻主題也就越深,越詳細,而可供檢索的范圍也就越少。適當的標引深度既能把文獻定位于某一特定的類別,又能充分揭示文獻的主題。期刊論文一般要求每篇文章提供的關鍵詞是3~8個,標引多少視具體情況而定,標引深度要恰到好處。
5、小結。
期刊論文標引關鍵詞的目的一方面是方便文獻索引的編制,有利于建立文獻數據庫,另一方面也為高質量的文獻查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讀者能夠準確、快速地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檢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獻,它直接關系到論文被檢索的概率和科研成果的利用率。關鍵詞標引得不正確或不規范,論文即使發表在有影響的核心期刊上,也會降低論文被檢出和引用的機會,影響科研成果的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