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肯定了教師的重要性。作為班主任教師,身教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班主任是學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樣。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態度,儀表和行為等方面,在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和教育作用。身教遠比批評、責罵與訓斥效果好得多,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境界,特別是在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
教師的職業特點是與學生面對面的實施教育。因此,教師必須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的行為常常是最好的教材。比如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等,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首先不能違犯,要以實際行動給學生做出表率。伊索寓言里有這樣一個故事:“螃蟹媽媽教誨自己的孩子說,你們應該學會直著走路,不要橫行”。小螃蟹們說,“媽媽,你走給我們看。”可想而知,這位螃蟹媽媽只好吃窘了,在身教上她是失敗的。它明知橫著走路不美,想教育自己的后代改變這個行為,恰恰自己身教不到,則言教無以附焉。推而廣之,如果我們當老師的不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小則失之于教容教態的檢點,大則失之于品德情操的修養,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言教在學生中失去威信,甚至使部分學生視莠為良,亦步亦趨誤人子弟。
葉圣陶老先生指出:“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作為班主任教師,更應該注重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學生。一次到教室里上課,發現室內衛生情況不太好,我沒有斥責學生,自己先動手把教室門口的字紙撿起來。孩子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隨即有不少學生主動和我共同揀拾垃圾。我告訴同學們,環境衛生靠大家保持,老師和學生都要自覺行動,才能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擔任班主任工作快十個年頭,每接手一個新班,剛開始,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走進教室,常常會看到垃圾簸箕、笤帚、水盆、桶等衛生工具到處亂放;垃圾教室四角有,講臺上有……室內很臟很亂。可是學生干什么的都有,有亂跑的、有閑坐著地、有小聲說話的......室內這種現現象個個視而不見。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一開始我會說:“下節什么課呀,拿出書預習預習。”等他們安靜下來,我便仔細地把散落在地上的衛生工具各歸各位,然后左右看看,趁著學生都在注意我的時候對著衛生工具說:“謝謝你們,你們為了班級的衛生,同學們的健康,每天都做最臟的活,誰來關心你們呢?希望下次能有人像我這樣關心你們。”第二天,有個別同學學著我的樣子去做,我及時的給予表揚。第三天,第四天,慢慢的全班同學都學會了。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因衛生的問題在而在班里批評學生了,這就是身體力行所達到的效果。作為班主任老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親力親為,這樣才能為學生做出表率作用,才能在學生面前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