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驅動創新是意大利學者verganti提出的新概念,該理論在意大利、美國等一些企業都取得了成功。本文把設計驅動創新分為產品語義創新和設計創新網絡兩大內容,并且從投資回報率、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衡量企業價值。對寧波方太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產品語義創新創造了投資回報率、市場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設計創新網絡則創造了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
設計已經被許多歐美的企業看做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但有關設計的學術定義還缺乏統一,現有的設計定義從功能、形式和功能與形式三方面展開。krippendorff重視產品形式,把設計解釋為“賦予事物意義”\[1\](p9),并提出產品語義的概念\[2\](p9)。美國工業設計學會正式定義產品語義是“人造形態在他們使用的認知和社會語境中的符號特性,這不僅指物理性、心理性功能,而且也包含社會和文化語境”。可見,產品語義是在符號學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組符號使產品具有與消費者對話的語言,每件產品都具有獨特的語言和意義。意大利學者verganti繼承了krippendorff的思想,深入調研意大利以及美國一些成功的設計密集型企業,從產品語義角度把設計因素引入到創新領域,提出設計驅動創新(ddi,designdriven innovation)的概念,并定義為“產品傳達的信息與設計語言的新穎性超過功能與技術的新穎性的創新”\[3\](p36)。設計驅動創新從創新動力源的角度補充了技術推動和市場拉動的創新戰略\[4\](p148),與技術推動和市場拉動創新不同的是,設計驅動創新是關于產品與服務意義的創新,更加重視產品語言和意義的突破性創新,強調產品語言的知識管理。
美國蘋果是設計驅動創新的成功典范,它的設計創新戰略引起學術界和管理實踐者的關注。最近幾年,我國也開始重視工業設計,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各級相繼頒布了有關促進工業設計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文件,一些大中型制造業企業也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新產品開發開始轉向設計,通過設計完成產品的創新升級。寧波方太廚具有限(下文簡稱“方太”)作為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的后發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重視并且運用設計手段加強產品創新,并取得成功。設計戰略的成功讓方太在短短15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設計創新能力,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加強,成為我國廚電行業的領先者。為了揭開設計創新與企業價值之間的“神秘面紗”,本文選取方太進行案例研究,重點解決了以下兩個問題:產品語義創新增加了哪些企業價值?構建設計創新網絡又會創造哪些企業價值?本文是設計驅動創新的中國化應用,研究結果不僅解釋設計驅動創新在我國企業創新行為中的價值創造機制,而且能夠引導企業完善和應用設計創新戰略。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陳國棟,等:設計驅動創新的企業價值研究——基于寧波方太的案例分析二、理論回顧與研究假設
設計驅動創新的核心內涵是產品語義的突破性創新\[5\](p128),產品通過符號(顏色、材質和線條等)表達語言,產品語言知識作為中介反映的是社會文化和流行趨勢。因此企業的設計驅動創新意味著開發產品的新符號,表達新語言,從而把產品的價值傳達給消費者。
設計驅動創新注重產品的符號意義(象征性或者情感性價值),以及企業所處的社會文化氛圍,其創新的動力不是技術能力,也不是用戶需求,而是產品意義的新穎性,這需要一種能夠理解、預感和影響新產品意義的能力。然而,這種能力的獲得需要把企業置于一種開放式創新環境中\[6\](p1),不斷加強與企業外部的知識詮釋者(包括用戶、企業、產品分析師、交流媒體、文化中心、學校、藝術家等)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交流的機制就是“設計對線)。dellera進一步補充了創新合作交流機制,提出企業內部組織的交流環境:設計驅動的實驗室\[8\](p4)(成員有技術專家、社會學家、市場專家、豐富的媒體、交流頻率、時機、自主權和與外部的關系),設計對話與設計驅動實驗室之間的“橋梁人物”是設計師。設計對話、設計驅動實驗室和設計師就組成了企業的設
企業作為經濟主體,其實質就是不斷地追求利潤,創造價值,這既是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又是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從企業角度來講,價值就是“利潤、效用、效益、財富和收入等”\[9\](p52)。copeland將影響企業價值的變量分為三個層次:投資回報率、從具體經營單位識別價值影響因素和基層的操作性價值影響因素\[10\]。投資回報率從利潤角度討論企業價值的影響,幾乎適合所有的經營企業。sullivan從人力資產和智力資產兩方面分析企業價值創造,人力資產是員工、供應商等所具有的經驗、技巧和創造性等\[11\]。brooking認為企業價值是由有形資產與智力資產組成的,其中智力資產細分為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以人為中心的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12\]。市場資產是與市場相關的、潛在的無形資產,例如企業品牌、形象、營銷渠道、特許經營合同與協議等;知識產權資產是保護企業資產的法律機制,包括企業專有知識、商業機密和專利等;基礎設施資產是保證企業發揮功效的技術、方法和過程,包括企業文化、管理過程和方法、溝通渠道等;以人為中心的資產與sullivan提出的人力資產類似,本研究采用人力資產來表述。
現有的設計驅動創新研究成果可以總結為設計驅動創新的內涵和成長機制兩部分\[6\],產品語義創新是設計驅動創新的內涵,設計創新網絡是設計驅動創新的成長機制。
1產品語義創新與企業價值。首先,產品語義創新增加了投資回報率。突破性產品意義創新經常與產品銷售的更高利潤聯系起來,這是因為具有情感性和象征性意義的產品通過產品符號表達出來,更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把產品置于一種社會文化氛圍中能占領更高的市場份額,獲取更高利潤。tether的調查研究也證明了該結論,他發現設計項目一旦投入市場,89%的企業獲得的毛收入已經超過項目投資,取得了良好的利潤,同時產品意義開發還減少了成本,增加了邊際利潤\[13\]。 語義創新創造的市場資產主要表現在引領用戶消費和企業品牌建設方面。與技術推動和市場拉動的創新戰略不同,產品語義主導的設計驅動創新的核心理念就是風格、象征與符號可以引領時尚并創造市場的需求,它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不是依據已經明確的市場需求,而是創造新的市場機會,這種創新不是為了推動新的技術,而是為了推廣新的消費觀念。設計驅動創新注重產品語義的開發,利用產品表達的信息為消費者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制造一個新的理由,讓消費者意識到“原來我需要的正是這種產品”\[14\](p60)。在設計驅動創新型的企業中,設計師和管理者致力于企業品牌建設,擁有良好的品牌就表明企業具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因此可能愿意為此支付更高的信譽溢價,設計師創造的這種獨特的品牌正是來源于產品意義的突破創新。
最后,產品語義創新創造了更多的知識產權資產。關于外觀設計的專利大都來自產品的外形和功能概念,然而產品的外形及功能設計更容易被模仿,只有當外形和功能的互補性資產真正轉化為創新的時候,競爭對手的模仿才會變得異常困難,這種互補性資產是企業品牌和產品語義開發能力。企業品牌不僅是企業的形象更是企業的服務標識,它在一定程度也是企業知識產權資產\[15\](p62)。產品語義創新不但能創造企業的市場資產(如品牌效應),也創造了專有技術、專利和服務標識等。
2設計創新網絡與企業價值。設計創新網絡是企業設計創新過程中知識內部整合和外部擴散的環境,以設計師為知識中介,在與社會對話與設計驅動的實驗室成員知識交流后,完成了關于產品語言知識的創造。
設計創新網絡創造了市場資產,主要表現在產品銷售的渠道上。與傳統的分銷渠道不同,企業與設計對話營造了一種環境,通過這種環境把產品的核心設計理念、核心意義傳達給用戶,從而影響用戶的需求,引導用戶消費。與產品語義創新創造的知識產權資產不同,設計創新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知識產權資產創造的源泉,同時提供了把創意轉化為商業價值的能力,設計師在設計創新網絡中更能獲取關于社會文化趨勢的知識,并且把這種知識通過產品符號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形成了關于產品語言的專有知識,同時產品的設計方案又轉換為企業的專利
設計創新網絡是一種集成的創新環境,設計師是設計創新網絡中的橋梁人物,通過與設計網絡的對話,設計師能更準確把握社會文化趨勢,提出新穎觀點,解釋產品意義,反之,詮釋者通過網絡交流機制也能更好地認知產品意義,并且把產品意義傳達給用戶,影響用戶的需求,這種開放式環境不僅能增強設計師對專有知識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能促進網絡詮釋者的認知能力。設計創新網絡所創造的人力資產表現在網絡成員的能力增強上,包括網絡詮釋者專有知識的獲取能力、設計師創造能力。創新網絡創造的基礎設施資產表現在社會文化的溝通機制上,包括與設計驅動實驗室成員的知識整合能力、與設計對話詮釋者的知識共享能力等方面。
在研究問題和結果不明確的情況下,采用案例分析能夠從企業的實際運作層面發現規律。本文選取方太進行案例研究,秉承“抽象→具體→抽象”的研究思路,分別采用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問卷)等方法查閱文獻資料、訪問網站、檢索期刊與報紙,制定合理的訪談問卷,對方太的設計師和設計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和電話訪談,深入分析設計驅動創新的企業價值。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我們制定了詳實的研究計劃。
首先,研究假設的提出。研究假設的提出是基于前期的文獻研究,從現有的設計驅動創新研究成果中發現設計驅動創新和企業價值之間的內在聯系。設計驅動創新是從語義角度理解設計,語義創新是設計驅動創新的核心理念,在開放式創新模式中,產品語義開發需要企業設計師不斷與整個社會環境進行“對話”,企業需要構建一種開放式的交流機制,這種交流機制即為設計創新網絡。因此,本研究把設計驅動創新拆分為產品語義創新與設計創新網絡兩個子概念,企業價值可以從投資回報率、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五個子概念來描述,從而構建了設計驅動創新與企業價值的理論假設,為后文的案例檢驗提供方向。
其次,研究案例的選擇。設計驅動創新是基于西方發達設計密集型企業提出的新理論,不一定適用于我國的民營企業,但是方太作為民營企業,重視并大力發展產品設計,用設計完成產品創新升級,從而引領市場,引領廚衛消費趨勢。方太的產品設計戰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考慮到方太新產品開發的技術與設計的耦合特性,選擇方太作為案例分析的對象能夠進一步挖掘設計驅動創新的企業價值,從而填補設計創新研究的空白。
最后,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規律,驗證假設。調查研究是圍繞著研究假設展開的,根據設計驅動創新理論與企業價值的概念拆分,提出兩者之間的理論假設,制定有效的問答式調查問卷(內容分為設計創新情況概述、產品語義開發與企業價值、設計創新網絡與企業價值三部分),對方太設計師和設計管理者進行電話和現場訪談。回收有效問卷,從企業價值創造角度總結企業設計驅動創新的規律,驗證本文提到的研究假設。
方太是一家廚電類產品商,同時還是典型的設計創新型制造業企業,自1996年創建以來,方太始終秉承品牌建設戰略,創造了我國民族廚電第一品牌,品牌價值超過50億元,屬行業首位,僅2010年,方太的銷售收入突破20億元,有的新產品甚至在投放市場三個月便會有上千萬元、上億元的銷售收入。方太取得的成績與方太的產品創新戰略密不可分。在短短的15年發展歷程中,方太經歷了三次創新轉型:模仿創新、二次創新和自主創新,每次創新轉型都是以技術創新為主,設計創新為輔。隨著方太品牌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設計要素在方太的創新戰略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由此也形成了獨特的設計創新戰略。 例分析中,我們總結方太的設計創新經歷了三個階段(如圖2所示):第一階段是基于功能的設計創新(方太創建至今)。方太產品設計最初是基于產品功能,產品語義的表達也必須以功能適用性為基礎,對于設計創新剛起步的方太來說,功能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了產品的樣式、拆洗、噪音和耗電量等方面的問題,產品剛進入市場就以獨特的功能俘獲了消費者。第二階段是基于符號的設計創新(2003年左右至今
)。產品符號表現產品的語言,材料、線條、顏色等產品符號的使用既是設計創新又是技術創新,因為新符號催生新設計,同時也催生了新樣式,突破性設計需要符號表現產品的意義,同樣需要突破性的技術頓悟\[16\](p384),突破性設計與突破性技術不僅創造了精致的產品,更能創造出產品的內在氣質。第三階段是基于文化的設計創新(2007年左右至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看重產品的文化屬性,產品的文化內涵才能真正讓消費者體會到“這正是我需要的”。方太的設計師也把握住時代需求,新產品設計時重視產品文化附加值的開發,努力把產品的實用、文化和審美價值融為一體,突出產品的人性化含量,這種體現情感性、心理性與民族性的產品文化創新很好回答了高端產品如何引領市場的難題。
目前方太已經逐步走向基于文化的創新,但是基于功能、符號的創新并沒有止步,從歷史的演化機制來看,三個階段有并行發展的趨勢。從方太的設計創新基本情況分析可以看出方太重視產品設計,因此選擇方太作為案例研究更能準備解釋本文的命題。
自我定位“廚房專家”的方太,產品持續創新是一貫原則,并以產品設計、創新能力和品牌資產為核心構筑企業競爭力。方太的產品創新先立足產品語義設計,再尋求創造一種產品意義的獲取與傳達的機制,堅持走設計創新引領市場的戰略路線。由于方太系列產品較多,本研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新“銀家三系”廚電系列、“銀睿五系”廚電系列和otouch 光影 6 系三系列產品分析產品語義開發對企業價值的創造(如表1所示)。
選取的三系列產品仍然以功能(技術)突破為主,在此基礎上使用色彩、線條和材質等符號語言表達產品的文化屬性,這種符號設計的創新確實創造了更多的企業價值。總結表1可以發現如下規表1產品的語義開發與企業價值
產品系列產品概述語義開發概述價值貢獻新“銀家三系”廚電系列2006年7月份上市,采用“煙灶無線聯動”技術。
在改進功能的基礎上,力求產品外觀的突破。通體亮銀色航空級鋁合金材質,非凡質感渾然一體;線條干凈利落,超薄簡約;消毒柜鑲嵌鏡面玻璃,精致帶有靈動。
該系列產品在顏色、材質、線條和功能方面的搭配,彰顯東方神韻,體現中國的廚房文化和飲食習慣等文化元素。“銀睿五系”廚電系列2008年上市,融合了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嵌入式烤箱與嵌入式微波爐。用戶定位在25~55歲高端精英人士。高端廚電“成套化”、“嵌入式”趨勢的引領者。質感硬朗的不銹鋼搭配優雅的“琴鍵黑”,寓意人們可以如同駕馭音樂一般駕馭自己的廚房。嵌入式烤箱和微波爐顛覆了傳統的“三套系”理念。
“琴鍵靈感”符合美國人“休閑飲食”理念,嵌入式烤箱更加關注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此系列產品洞察西方人的飲食文化,體現西方人的飲食價值觀。otouch 光影6系2010年上市。包括吸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微波爐、電烤箱以及電蒸箱。該系列新品是由方太與全球頂級設計美國 ideo 共同研發。touch技術與嵌入式結合,按鍵全部隱匿設計,采用大平面深咖啡色玻璃鏡面綴以橙色光圈。
touch技術與鍵入式成為未來廚電的流行趨勢,咖啡色搭配橙色等時尚的色調展現流行簡約風格;引進新的工藝,完成該產品的開發。◆投資回報率:2010年銷售收入突破20億元,有的新產品投放市場三個月便會有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銷售收入。“銀睿五系”廚電系列曾在廣東等地一度脫銷。
◆市場資產:以品牌建設為先導,“銀睿五系”廚電系列獲得2008年if獎,2010年,otouch 光影 6 系獲得紅點獎,提升了方太品牌的市場影響力。萬科、金地、珠江、合生創展等四大房地產商與方太達成戰略合作。《南方周末》、《京華時報》等重量級媒體上發布了由13家協會、商會和研究單位聯合支持、全國36所高校聯合大規模調查的“2008中國消費者理想品牌”結果,“方太”以超過第2位一倍的百分比被消費者認知為煙、灶第一理想品牌。方太集團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發布了《2010—2012 年全球廚電設計趨勢報告》。方太先后參加《家用廚房設備》標準、《整體廚房》建設部標準和《住宅集成化廚房建筑設計圖集》的編制,并成為了建設部住宅廚房標準化示范基地,以及《吸油煙機》標準的第一個起草單位,成為廚電行業標準
◆知識產權資產:新的技術與工藝是企業的專有技術知識;授予專利45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60余項,外觀設計專利200余項。其中,“銀睿五系”廚電系列獲得43項專利。資料來源:問卷調研內容的
律:(1)產品語義是通過創造性的產品符號表達出來的,創造性的產品符號需要色彩、線條和材質的完美組合。產品語義開發表達的是產品的文化屬性和流行趨勢,設計師巧妙地把產品置于一種社會文化氛圍中,讓產品逐漸占領了中高端消費市場份額,由此也引發“銀睿五系”廚電系列在廣東等地一度脫銷的現象。可見,產品語義創新能夠給企業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率。(2)市場資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語義開發所創造出的市場資產是設計能力的增強和品牌價值的提升。方太產品先后獲得工業設計大獎的if獎和紅點獎,它的設計能力得到認可,也參加了相關產品設計標準的制定工作。同時,設計能力的增強會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品牌價值不僅是企業的高附加值產物,而且好的品牌效應會讓消費者愿意為產品支付更高的信譽溢價。因此,產品語義創新創造較高的市場資產。(3)產品語義創新創造了企業專有技術、專利和服務標識等,語義作為難以模仿的設計能力,能夠迅速轉化成企業的知識產權資產,表1中的三款產品在2010年就被授予專利450余項,其中外觀專利200余項。 方太的產品語義設計實踐驗證了假設h1,產品語義創新能夠創造豐厚的投資回報率、市場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
根據上文的描述,設計師、設計對話和設計驅動實驗室組成了企業的設計創新網絡,因此分析設計創新網絡需要單獨分析設計師、設計對話和設計驅動實驗室(如表2所示)。
從產品語言知識的獲取到產品意義的表達,方太設計創新過程完全處于一種開放式環境中,通過高峰論壇、與頂級設計團隊合作等形式獲得產品研發創意,認知社會文化趨勢,理解有關產品語言的知識,通過體驗店、展廳、宣講會等形式對產品表現的核心價值意義進行宣傳。
◆組織建構:6 000平方米實驗室、系列產品展廳、技術開發部、品質部、廚具研究所、cad設計中心、市場分析部門等組織機構,其中電器實驗室是級實驗室。
◆媒體:發布《2010—2012全球廚電設計趨勢報告》、發行《方太人》報、與央視等媒體合作,播放廣告。資金投入是持續創新的動力;完成產品語言知識的內部整合與獲取;新產品意義全方位地進行傳達。設計師2009年與美國頂級設計ideo合作;2010年簽約德國頂級設計師stefan ambrozus領銜的設計團隊;企業雇傭的本土設計師。接納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學習國外著名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培養本土設計師的設計能力。設計對話◆用戶方面:方太體驗店。
◆文化交流:舉辦方太柏廚杭州體驗店“設計師交流會”,舉辦方太柏廚“對話德國設計師高峰論壇”, 舉辦中國設計師高端對話論壇,參加國際工業設計節。
◆教育培訓方面:與高校設計學院(研究所)合作,校園招聘宣講會。關于產品語言知識的外部擴散;為企業營造一種理解、獲取和影響產品意義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企業創新能力得到培養,企業能更好理解社會文化模式的演化,企業創造的產品意義得到更好傳播。◆市場資產:銷售渠道及理念的突破創新,通過展廳、媒體、論壇和宣講會向用戶表達方太的創新理念,引導用戶消費,方太專賣店的數量已經突破 300 家,其中部分為加盟店;與方太合作進入連鎖店;與淘寶商城合作,進入電子商務領域。
◆知識產權資產:從決策、產品研發到營銷,創新網絡所提供的創意方案最終轉化為商業價值,體現了網絡解釋者的共同智慧;獲得if與紅點等國際工業設計大獎。
◆人力資產:吸納了來自海爾、三星等知名的設計師;與國內著名設計合作,簽約國外頂級設計團隊。
◆基礎設施資產:方太體驗店讓用戶體驗現代廚衛的新范式;方太以“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為指導思想,方太文化與產品設計理念完美融合;設立100萬元設計創新大獎。資料來源:問卷調研內容的
引領市場趨勢的能力,通過展廳、媒體、論壇和宣講會向用戶傳達方太的產品理念,引導用戶消費。同時方太還通過創建專賣店、與淘寶合作的形式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2)知識產權資產方面,不同于產品語義開發,設計創新網絡為知識產權資產的產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通過與網絡詮釋者的合作,企業形成了關于產品語言的專有知識。知識產權資產是網絡參與者的共同智慧,因此,設計創新網絡為企業知識產權資產的形成提供制度機制。(3)人力資產是在與外部設計師交流和對設計師培訓的過程中產生的,設計師是設計創新的核心因素,方太重視引進有經驗的設計師,并為他們創造各種條件使其發揮最大潛能,同時對于企業培養的設計師,一方面可以向引進的高水平設計師學習設計經驗、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等,另一方面加強對設計師的培訓,增加設計師對外交流的機會。在不斷與外界合作的過程中,方太逐漸形成了寶貴的人力資產。不難看出,方太在營造創新網絡的過程中,注重與專業設計師進行技術和設計方面的深入交流,采用“干中學”和“學中用”的方式,加之自身注重學習吸納和知識積累,消化吸收了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設計理念,實現設計能力從委托設計師團隊向自身的轉移,逐漸形成了自主設計創新能力。(4)基礎設施資產主要有軟件基礎設施和硬件基礎設施兩方面,軟件基礎設施包括人力資產和企業文化的建設,硬件基礎設施是與設計創新相關的場地、設備等基礎設施。方太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每年投入銷售收入的5%作為研發基金,為了鼓勵創新,每年投入100萬元作為設計創新獎勵。同時,方太充足的智力型勞動力把企業文化與產品完美融合在一起,增強了企業形象。
方太所構建的設計創新網絡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驗證了本文提出的假設h2:設計創新網絡能夠創造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
方太以品牌戰略為導向,把自身對中國廚房以及廚房文化的獨到理解融入產品的設計研發中,是成功的設計輔助型(非主導型)企業,方太的產品研發創新之路為我國制造業企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從文獻研究開始,提出研究假設,通過方太的案例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企業注重產品語義開發能夠創造投資回報率、市場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加強設計創新網絡建設則對創造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有利。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方太的成功轉型得益于不斷堅持走“專業、高端、精品”的路線,如今方太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的廚房集成化領域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方太發展的15年也是我國制造業企業設計創新管理發展的15年,方太設計創新發展的重要啟示是:
1企業設計創新是伴隨著技術創新發展的,由于一般企業的技術創新都經歷了模仿創新、二次創新和自主創新三個階段,設計創新也相應地經歷基于功能、基于符號和基于文化三個階段。其中,基于符號和文化的設計創新是產品語義創新階段,處于該階段的企業把設計看做是企業重要的戰略資源,其戰略地位已經等同于甚至超過技術。本文的研究已經證明產品語義的突破性創新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投資回報率、市場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有創業精神的企業有必要考慮大力發展產品設計,從而贏得更多的投資回報、市場資產和知識產權資產,因此,產品設計成為企業產品轉型升級的新思路設計創新網絡創造市場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人力資產和基礎設施資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產的創造,而設計師是設計創新中的人力資產最核心的成員,等同于技術創新領域的技術工程師,設計師同樣是設計創新的橋梁人物,畢竟,企業創意來源與產品方案都要經過設計師才能表達出來。方太的事例表明,企業首先要尋找優秀的設計團隊來合作,這種合作一方面是雇傭的關系,即雇傭優秀的設計團隊為企業服務,另一方面是學習關系,即邀請或者參與到優秀設計團隊中,從中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獲取關于產品方面的新觀點、創意和知識。其次,企業需要為設計師營造一種交流氛圍,即重視設計創新網絡的建設,良好的交流機制能激發更多的創意,同時也是設計創新成功的保證,企業的創新管理已經進入了開放式創新的時代,企業也意識到大多數有價值的創意都來自于企業外部,為了創新,企業尋找各種方法完成分布式知識的獲取。
\[5\] 陳國棟,陳圻.設計驅動創新再審視——內涵和成長機制的視角\[j\].經濟體制改革,2012,(1).
\[6\] 陳勁.設計驅動創新——一種開放社會下的創新模式\[j\].技術經濟,2010,(8).
\[14\]陳雪頌,陳勁.設計驅動型創新理論評介——創新中的意義創造\[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0,(1).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