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_免费一级欧美大片app_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_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新編方志中附錄法作用與編寫問題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7-08 14:10:02

“附錄”是新編方志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編寫好“附錄”可豐富志書的內容,增強志書的地方特色,起到“脈胳清晰,因果彰明,富有啟迪,佐證借鑒”的作用。
  
  1、附錄是一種特殊的體裁。
  
  附錄是方志體例之一種。它的特點是雜,涉獵各類,在編寫記述時不一定是“橫排豎寫”,這就構成了“附錄”獨特的風格。
  
  說“附錄”是一種特殊的體裁,還體現在記述內容上有較大的伸縮性和靈活性,沒有正編那樣嚴格的約束,能在各正編完成之后,輔載有關志書的內容,使之更加充實和豐富,并解決正編“以事分類,門類齊全,橫排豎寫”
  
  中所遇到的一些難予解決的實際問題。實際上,方志附錄資料與志書有關章節內容關系十分密切,且寫法上形式多樣,不拘一格。
  
  2、附錄的作用決不能低估。
  
  “附錄”雖處于“附”的地位,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是附帶之物,可寫可不寫。或者在編寫時,不認真對待,隨心所欲。其實,“附錄”在志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筆者認為,它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印證事物,展示全貌。地方志囊括今古,力求門類齊全。但正編記述的事物,由于在橫排后進行豎寫,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從頭到尾寫得完善詳細,更不可能將其起因、發展、消亡都寫得清清楚楚,只能用典型資料來揭示興衰,彰明因果。而“附錄”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可以收錄碑刻和紀事等全文,甚至將原件復制,原原本本地印刷到志書上,成為事物的最好印證,既可以展現事物的全貌,又很有保存歷史資料的價值,給后人以借鑒。
  
  二、增強紀實,補充正編。志書的正編,對一些事件和現象,由于現實和客觀原因,無法評論和解釋,而在“附錄”中可全面如實記載,起補充正編內容的作用。如在歷史上關于西施出生地的問題向有爭議,一說在諸暨,一說在蕭山,年代久遠,民間爭論猶在持續。對此,誰也不敢輕意下斷言,這就給新志記述帶來了困難。新編《蕭山縣志》的編修人員,通過深入調查,掌握了大量的資料,便在“附錄”中,專寫了《西施故里資料》,輯錄歷代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供人們去進行研究和考證。
  
  三、紀事深化,提高質量。編寫新方志,僅僅滿足正編的記述深度不夠,還可以通過“附錄”來補充記述的深度。因為正編的記事范圍會受到一些約制。而無法展開詳寫,“附錄”卻有較大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記事的范圍也較寬、較廣。比如,通過附錄文件、碑刻或事件的調查報告等,不僅印證了正編對此事的有關記述,還講一步加強了記述的深度,使之全面、具體,對提高志書質量大有保證。
  
  四、豐富史實,增強整體。因為:“附錄”所記的事物,是與正編有關的,它是正編輔助之物。而收入“附錄”的往往是原件,或是比較全面、具體的資料,如碑刻、文告、重大事故、重要文獻等,這樣可增強史實,豐富志書的內容,從而加強志書的科學性和整體性。
  
  3、編寫附錄要有自身特色。
  
  既然“附錄”在志書中有著特殊的地拉和作用,因此它就決定了其地方特色要格外鮮明。如果只注意“共性”,而忽視“個性”,就會變成“千人一面”,與別地雷同,毫無鄉土氣息,這樣就失去了編寫“附錄”的意義。收入“附錄”的文告、法則也應該是對該地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性文獻。在這方面,《羅山縣志》的經驗值得借鑒。該志在軍事編“重大兵志”一章中,附有《國民革命軍布告》,這是1927年賀龍、周逸群率國民革命軍十五師平息羅山反動紅槍會的騷亂時貼出的布告,是存史價值大的珍貴資料。新編《蕭山縣志》在編寫“附錄”中也注意突出“個性”,該志在“附錄”中記述的六項內容,均很有地方特色,尤以“衙前農民運動”、“湘湖記略”等,鄉土氣息濃郁。
  
  如何在“附錄”中體現自身的特色,筆者在修志實踐中也有較深的體會。在此談兩件事:我們廣東始興縣是個林區,發展林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末民初,縣內先后成立6個森林股份公司,且訂有嚴密、具體的章程,除山嶺所有制屬封建公堂或地主私有以外,經營形式、管理辦法、分配制度等,與當今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涌現出來的新聯合體基本相同,優越性很多,對推動當時林業生產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在編修《始興縣林業志》時,在“造林撫育”這章的正文中。對這六個森林公司作了交代,進行了簡要的記述。隨后,還深入調查,撰寫了《始興縣清末民初六個森林股份公司的調查報告》,作為該志的附錄之一,具體記述了入股辦法、苗木來源、植樹造林、山林管理、砍伐與分配等五個問題,補充了正文的內容。體現了自身的特色。我縣盛產竹木,是廣東省的主要林區之一。而原木歷來是由林業部門經營,杉頭尾、雜木條和木柴、木炭則多以供銷部門經營,也曾歸日到林業部門經營,這幾項經營為大宗,購銷額頗大,對林區群眾的經濟收入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均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編修《始興縣志·供銷合作商業志》時,卻遇到了一些難題。因為供銷部門經營的商品很多,只能以事分類,橫排豎寫,而不是按經營的貨品來排列撰寫。這樣,又如何把上述的幾項產品寫入志書呢?幾經思量,最后通過“附錄”使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即在“購銷實績”這一章中,把經營杉頭尾、雜木條和木柴、木炭的主要實績扼要寫入正文后,單獨撰寫了《杉頭尾、雜木條的經營概況》和《木柴、木炭的購銷情況》,列入章末作為“附錄”,這樣就展現了的全貌,豐富了志書的內容。
  
  4、編寫附錄應注意的問題。
  
  怎樣編寫好“附錄”呢?筆者認為,必須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剔除糟粕。歷代所編纂的舊志書,所寫的“附錄”雖然為后人留下眾多的夭體異常、氣象變化的資料和民間傳說等,其中有的奇異現象無法解釋,有些含有封建因素、迷信色彩。因此,我們要批判地斷承,在引入新志時要剔除其糟粕。
  
  二是要抓住典型。雖然“附錄”形式活潑,有較大的靈活性和伸縮性。但不是無所限制,要寫什么就寫什么。而應收到輔助正編、印證事物,做到“當附的則附,不當附的就不附”.一定要抓住典型,把與正編有關而又能輔助和印證正編記述事物的最主要、最突出的典型資料加以收錄,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掛一漏萬,而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質,使寫出來的“附錄”,真正達到“附”的要求,前后照應。
  
  三是要選準角度。編寫“附錄”要選準角度,使之獨成一格。最基本的要求,應從“拾遺”、“補缺”、“辨誤”、“佐證”等方面的角度去記人、記事、記物、記名勝、記掌故、記奇聞異象。使之得體和有規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色。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