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_免费一级欧美大片app_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_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高等教育』淺議以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為平臺的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模式探究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7-10 02:51:02

  論文摘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全面分析了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現狀,詳盡闡述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并提出依托科技創新基地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舉措,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1世紀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的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科技創新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同志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文規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在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缺少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造性人才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對高校來說,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大力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高校構建適應時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手段。

  當前,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金錢至上、待遇第一的觀念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觀,很多大學生把能獲得多少經濟收入作為選擇單位的首要標準,片面地認為只要工資水平高、社會福利待遇好就是找到了好的工作。大部分畢業生對于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和將來在哪些領域中發展還沒有認真地思考過,不能冷靜地分析自身所到之處的環境是否與自身的條件相適應,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能把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顧眼前利益,不求將來發展。

  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很多畢業生都有英語、計算機等級證書等各種各樣的榮譽證書,優秀畢業生的學習成績也都很好,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的動手能力太差,高分低能現象十分明顯。

  受當今社會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個性更加鮮明,我行我素,做事、說話都不太注意別人的感受。這些人往往不懂得社會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不知道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自以為是,往往喜歡貶低別人而抬高自己。在交際方面,傳統的應試教育束縛了大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加之近年來興起的考研熱潮,更是將即將畢業的學生卷入到茫茫書海,在實際工作中這些畢業生往往難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各種交際,更缺乏靈活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

  部分大學生缺乏基本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有的甚至不能用語言或文字表述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很多大學生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各種心理情緒,遇事不沉著、處事不穩重。此外,部分大學畢業生職業道德意識不強,缺乏自信,不誠實,做事不扎實,作風不踏實,也是不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原因。

  實踐表明,緊密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特點開展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才有動力,基礎才牢固。科研活動不同于一般的學習,需要大量運用基礎課的知識,需要綜合應用各學科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才能獲得成功。而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熱情并不高。參加課外科技活動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務,可通過大量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在實驗過程中仔細觀察、分析、對比、討論,實驗后撰寫相應的報告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的學習便由被動變為主動,有助于拓寬和完善其知識結構。

  在科技創新活動過程中,始終突出“以學生為主”可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實踐的積極性,可為他們提供展現聰明才智、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機會。學生會把參賽作為鍛煉能力和擴大知識面的自覺行為,把所學知識真正消化吸收,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在課外科技活動過程中,學生對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能促使他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總結來逐步解決問題,對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較大的幫助。

  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有助于專業知識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在活動過程中對于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以及對學生正確世界觀的形成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安慶師范學院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引導、鼓勵學生參加一些重要的專業學科競賽。2004年和2006年連續兩屆的全國計算機仿真大賽,學校選拔了最優秀的學生參賽,由大賽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帶隊指導,最終程玉勝老師指導的作品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的佳績。近幾年,各類學科競賽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學生參賽熱情高漲。2006年至2009年連續四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學校代表隊在安徽賽區乃至全國均獲得了優異戰績,由蘇本躍老師指導的團隊在2009年取得了安徽賽區一等獎和本科組全國一等獎的驕人成績。參賽學生載譽歸來,談的最多的感受便是通過參加此類專業競賽使得他們的專業知識結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完善,更提高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團隊的合作+個體創新是他們制勝的法寶。

  近年來,我國大學廣泛開展了以“挑戰杯”為龍頭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為大學生搭起了一個參與科技活動的舞臺,同時也有效地激發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

  近年,安慶師范學院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心,以“讓學生成長、成功、成才”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各類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建立了有效的活動組織、考核、評價機制。程序設計大賽、課程案例設計、網頁設計、flash設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等比賽是該科創中心的常年活動項目。

  實踐表明,依托安慶師范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在計算機、信管及通信專業開展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案例設計競賽活動不僅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啟發教學改革思路,更體現了競賽對學生主動實踐的有效激勵與引導作用,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大有益處。具體舉措如下:

  (1)突出“以學生為主”,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實踐的積極性。案例設計競賽活動的開展為學生主動實踐注入了一支強有力的興奮劑,為他們提供了展現聰明才智、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機會。學生把參賽作為鍛煉能力和擴大知識面的自覺行為,把能在參賽中獲得獎勵作為一個新的目標,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競賽活動。

  (2)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水平。學生在進行案例設計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與追蹤社會熱點問題,力求設計作品具有新穎性、典型性、啟發性。這要求學生查閱一定的文獻資料,獲取相關信息,從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引導學生形成運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協同力和領導力。以團隊形式進行參賽,一是要求這個團隊要有一個合格的領導人,這就使具有較強能力的學生得到了領導力的鍛煉。二是團隊成員必須統一協調,密切溝通,有助于培養小組成員的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

  (4)搭建實踐創新的平臺,把學生社團納入素質教育體系。在開展案例設計競賽活動中,通過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能力和獲取知識的平臺。在案例設計競賽中,教師處于引導和啟發的地位,學生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主動創新與實踐潛力得到有效地激活和發揮,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得到增強,容易產生創造性的火花和行動。

  綜上所述,依托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以“挑戰杯”競賽為龍頭,廣泛開展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業計劃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計算機仿真大賽、網頁設計大賽、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等賽事,通過自主選題與命題相結合、專業命題與非專業趣味命題相結合,在內容上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在形式上不斷推陳出新,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在科技創新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激發廣大學生的科研興趣,使大學生能得到全方位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真正成為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平臺。

  [1]周軍,陳琦,淺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8,(1):32-34,

  [2]朱華山,徐杰,張榮才,高校學生科技活動創新的探索與思考[j],社會科學論壇,2005,(2),

  [3]成彩蓮,張同存,王震宇,等,論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53-55,

  [4]李玉華,關旭,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缺陷與改善措施[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93-96,

  [5]張丹,林燕,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模式探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艮(社會科學版),2008,(1):30-31

  [6]張文濤,汪宏志,宋曉梅,參加科研活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意義[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97-99,

  [7]周仲魁,夏菲,梁麗萍,等,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49-52,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學術咨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