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本文從航海教學注重實操教學入手,分析了網絡教學在高職航海教學中的現狀,并以“正壓式呼吸器的使用”實操教學中網絡教學模式的實施為例,對網絡教學在高職航海教學中的收效進行了初步闡述。
高職航海教育作為航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擔負著為培養及輸送航運業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斷提高高職航海教育的含金量,才能培養出更符合航運業快速發展需求的新型應用型航運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提高高職航海教育的教學效果是擺在航海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大學期間,航海類學生需要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以專科航海技術專業學生為例,他們要學習現代海洋船舶駕駛、船舶運輸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要受到識別和運用各種海圖、導航設備和通信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獨立指揮和組織船舶航行的初步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參加各種實驗室的實際操作和培訓、海事局的各種培訓和評估、實習活動等鍛煉來提高專業實際動手能力和適任能力。[1]同時,在航海類學生培養計劃中,我們也能看出實操教學在整個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以某高職院校08級航海技術專業學生培養計劃為例,包含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實踐技能課、限定選修課、專業任選課、公選課6個模塊。其中專業必修課和實踐技能課模塊在專業素質與技能培養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中理論教學共計1071課時,實操教學共計1488課時,實操教學占總課時比率的58.15%。
隨著局域網絡的不斷發展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大量航海院校紛紛熱衷關注本校各類課程的精品課程網站建設工作。逐年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員從事院級、省級、級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工作,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也推進了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然而,很多院校在建設和應用上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即在注重建設的同時忽略了廣泛的應用性。這使很多從事精品課程建設的人員陷入了困惑之中,如果只建設不運用,就勢必造成大量資金與人力的浪費;如果廣泛地開放,又怕自己的知識產權遭到抄襲。所以造成了很多院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上重建設輕實踐,這樣就不利于網絡教學的開展。但在校園內部局域網內卻為學生學習開辟了一個新的學習途徑。
眾所周知,航海教育具有投入大的特點,大量資金的花費是用于構建符合發展要求的實驗實訓教學體系。但是許多建設由于資金的不足,致使許多實驗實訓設備已不適應當前需要,仍處于教學使用中,從而導致學生技能訓練達不到現行要求。為了更好地改善這種局面,各高校紛紛研制局域網絡為主的實訓模擬器,用于擴充實訓設備,達到投入少收效高的目標。這使應用網絡技術開發實訓模擬器的研究成為很多航海院校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但這種局域網絡連接的實驗模擬器受到地域和開放時間的限制,從而也不能充分滿足學員隨時隨地訓練的要求。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目前的實訓教學的情況。
“正壓式呼吸器的使用”單項訓練的基本內容包括使用前檢查準備、正確穿戴、日常檢查及保養和故障排除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使用前檢查是日常教學中重要內容,使用前的檢查包括氣瓶壓力、管路氣密性、低壓報警、面罩氣密性、節氣閥和旁通閥功能等檢查內容。[2]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方式不斷探索,逐步實施網絡互動教學在實操教學過程中,使實操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F以“正壓式呼吸器的使用”互動教學為例介紹網絡互動教學在航海實操教學中的實施環節。
人的認識過程總是從外部感官到抽象概念化形成,因而創設情景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開展“正壓式呼吸器的使用”單項訓練正常教學之前,組織學生利用業余時間登陸課程教學網站,觀看呼吸器檢查及使用的相關視頻,讓學生首先在外部形狀及基本功能上對呼吸器有所理解,從而達到增強學生繼續學習下去的興趣。然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先組織學生對觀看視頻后的看法進行簡單的課堂交流,同時結合教師以實物為例的講解過程,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達到提高課程實踐教學效果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進度安排過程中應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本項教學內容基本操作要求對項目中實際操作自行摸索。在大體掌握基本操作基礎上,利用教師在課程網站上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達到補弱固強的教學目的。這樣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再受時間、空間及地域的限制,學生只要通過網絡就可以隨時達到學習鞏固的目的,為學生順利完成自主探索學習過程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這樣學生就能圍繞學習目標合理利用資源有效地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可以有效避免學習過程中迷失方向,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師生間、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是促進學習的一個過程,也是較好地達到教學效果的一個途徑。學生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建立一個共同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一員。在這個群體中,學生通過課程網站提供的bbs討論區、交流、留言提問等形式隨時隨地與其他成員進行討論交流,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也可以了解其他成員的學習動態和思維動向,更好地進行協作化學習。通過不同觀點的交流,補充、修正、鞏固每個學員對問題的理解。同時通過不斷更新網站內容,使學員所學知識能夠不斷得到更新,更好地適應航運企業的需要。
從實際工作出發,僅掌握“呼吸器”檢查及使用是不夠的,必須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因此練習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目前的日常教學中,各高校所能提供教學用“呼吸器”的數量遠遠達不到學員日常練習的需要。因此,合理利用網絡技術,給學生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練習平臺是解決目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矛盾的很好的方式。同時,為了更好地促進學員的學習,可以利用業余時間開展以集體為單位的技能比賽,培養學生公平競爭、協作配合、團結拼搏的精神,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揮榜樣的作用。
作為教育者,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知識的傳遞者和信息源的角色主要由多媒體教學網絡來擔任,而教師則把主要精力放到學生身上,教師要能熟練使用并能正確指導學生使用多媒體設備在網上獲得有用信息,能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優秀的多媒體教材,能恰當指導學生設計學習進度并檢查每個學生的進步情況,著力形成一支教學過硬、科研能力強、銳意改革的優秀師資隊伍。
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呼之欲出的各種知識內容、生動活潑的友好界面,更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有利于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采用網絡教學組織形式,可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積極踴躍參與課堂教學,教師更多地處于協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幫助學生行使主人的權力,與學生一起去面對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確認。學生有了信心,就能深入分析思考,不斷嘗試、不斷改進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其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對于航海類專業來說,加強知識結構的全面性及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以適應人才市場需求,增強就業適應性,是航海教育突出實踐技能培養的表現。高職航海教育是實踐技能要求高的一種職業教育。目前,由于教育經費投入普遍不足,實驗及實踐教學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因此某些高校教學設備的老化程度相當嚴重,有些甚至已不適應實踐技能培養的需求。先進網絡技術的運用,促進了局域網絡實操模擬器的研究,達到了用較少的資金投入解決實訓教學中設備落后、數量不足的目的。讓學生不再局限于只有在實踐課程中才能進行實踐鍛煉,為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提供了時間與空間上的保障,更適應行業發展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網絡教學不再僅僅以傳播知識為主,而是在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重在利用網絡媒體的優勢創造新的學習方式,注入了新的教育觀念。航海高技能人才是推進我國航運業發展的必要因素,網絡教學模式引入高職航海教學,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目前我國高職航海教學中存在的部分問題,推進了高職航海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航運優秀人才,加速我國航運業的快速發展。
[1]全國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協作組.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指導教程[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7.
[2]董遠志,劉建軍,趙學軍,周振路.船舶高級消防[m].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督局,1998.
[4]何淋.水手工藝課程部分項目互動教學探索與時間[j].廣州航海高等??茖W校學報,2005,(6):21-22.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