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健身運動來改變自己的健康狀況。由于參與體育運動,機體出現疲勞現象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正常情形下,這類疲勞經過十二至廿四小時后便應該逐漸消失。但如果在運動的過程中,運動計劃安排不合理,例如忽略了運動與恢復的配合,在疲勞的狀態下繼續進行大強度運動量的刺激,使已經疲勞的機體難以得到有效恢復,超量補償將無法完成,運動能力亦可能出現衰竭的現象。如果仍然堅持運動下去,就會形成過度運動,即運動后疲勞連續積累所引起的一種病理現象,從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4.大病初愈,機體功能尚沒完全恢復,就開始運動。練習者體力消耗過大,精神過分緊張,最容易出現運動過度癥狀。
人們參與健身運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自我的身心健康。在健身運動中,一旦發生過度運動,都會導致健身運動徒勞無益,反而對健康造成傷害。其危害主要表現為:
1.長期運動過度,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大運動量會使人體產生的一種“嗎啡樣物質”增加,這種物質大量釋放到血液中,使人感到興奮,可抑制各種不適與疼痛。時間一長便會成癮,一旦停止運動,便會產生沮喪、抑郁、易激動、焦慮不安等不適的感覺。運動過度還能抑制生殖功能,使婦女月經不調、子宮內膜異位、男子不育。因此,對于健身運動,如長跑、游泳、登山等,要注意適量,不能盲目過大,否則對健康不利。
2.運動過度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人們在劇烈運動時,可產生免疫抑制蛋白,也可引起免疫細胞凋亡,使免疫細胞數量減少,淋巴球(lymphocyte)數減少,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功能減退,最終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在機體免疫能力降低的情況下,當遇到病菌、病毒侵襲時便容易罹患感冒、肺炎、胃腸道感染性疾病。
3.運動過度可造成運動能力下降。過大的運動量,會使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都有所下降,會增加運動性貧血的發生率,這種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原因不明。反過來,貧血可造成運動能力不足,機體的反應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彈性減小。一到運動場地,就頭昏惡心,同時還伴有食欲下降、失眠易醒、易怒、便秘、抑郁、焦慮、易感冒等癥狀,這些都有可能影響運動能力的正常發揮。
4.運動過度可使機體受傷的機會增加。運動過量,會引起中樞神經疲勞,大腦皮層功能下降,運動者會出現反應遲緩,判斷失誤,精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導致運動中跌倒、撞傷的機會增多。
未經過特殊訓練的人,運動強度要適當,盡量避免突然超負荷運動。超負荷運動會使心臟循環系統不堪重負,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氣量會突然增加,而供給量卻相對減少,在這種血、氧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運動者的心臟會出現急性缺血,繼而出現心臟驟停和腦血流中斷。
體育運動鍛煉,不可貿然而為之。任何一個社會個體,要想通過運動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體育運動和做任何事情一樣,都要把握一個度,否則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如何才能夠預防運動過度呢?
1.重視運動項目的選擇,可有效預防運動過度。運動項目的選擇對于健身運動有很重要的意義,運動項目與運動強度和健身效果有密切關系,所以要合理地選擇運動項目,要依據健身目標和身體狀況來選擇運動項目,不要依自己的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
?。?)依據年齡選擇運動項目:老年人應在有氧運動的前提下多進行手部的單項鍛煉,增強人體的協調能力,不付出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中青年人在選擇健身運動項目上,除了促進健康,還要緩解學習與生活中疲憊的身心,放松緊張的神經,在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盡量避開對抗性,宜選擇輕緩的、休閑娛樂性的、單人非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即調劑身心,還便于堅持。
(3)依據季節、氣候選擇運動項目:陰雨天氣應該選擇娛樂性、對抗性運動項目;春秋季節氣候宜人、氣溫適宜,可以參照年齡和身體狀況進行選擇運動項目,應選擇能在室外進行運動的項目。
2.重視個體差異,可有效預防運動過度。運動應因人而異。在運動鍛煉的時候,應根據自己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運動基礎、生活習慣等的不同適當安排、量力而行。體質好的人中等強度的鍛煉最為適宜,而對體質差的人則應以小強度的鍛煉為主。尤其是不常運動的人,偶然運動,一定要防止運動過量,避免對健康造成危害。
3.重視運動科學,可有效預防運動過度。體育運動是一門科學,所以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必須嚴格遵循運動規律,遵守運動原則,循序漸進,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慢到快,時間由短到長,不可急于求成;在運動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以提高機體的興奮性、關節的靈活性,在主要運動結束后,注意做好整理活動,促使肌肉放松,呼吸平穩;體育運動貴在堅持,一周不運動,周末、節假日瘋狂運動的做法,只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4.重視主觀感覺,可有效預防運動過度:一般來講,運動不應引發疼痛、疲倦、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現象,一旦發生,說明身體向你傳遞警示信息,預告目前進行的健身運動,不適應身體的健康狀況,應立即停止運動。如果運動后有疲勞、食欲下降、心慌、失眠等情況,應找出問題,修正運動方案,調整運動計劃,以避免過度運動狀態的形成,引起運動疲勞,影響健康。
5.重視意志品質訓練,可有效預防運動過度:提高心理素質,有利于疲勞時精神意志因素的改善,從而有助于推遲疲勞的出現。
6.飲食營養的合理安排,可有效預防運動過度:這對體內能源的充分貯備有積極意義,可以延緩疲勞的出現。
運動可以帶給我們健康,運動可以使我們減少許多疾病的發生,可以預防和輔助治療一些疾病,但運動要適宜、適量,如果由于不正確的鍛煉方法造成運動損傷就不值得了,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和預防措施,以便科學運動健身,提高運動健身質量。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