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在牙體牙髓病學專科實施臨床護理培訓的效果。方法:選取長沙市口腔醫院自愿參加牙體牙髓病學專科培訓的2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2020年1-12月為護士開展為期1年的牙體牙髓病學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比較分析護士培訓前、培訓后年終考核成績、醫師對專科護理配合的滿意度。結果:培訓后醫師對護士專科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護士考核成績均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牙體牙髓病學開展規范化分層培訓能夠保證各層級護士均得到充分培養,提高護士的考核成績,提升醫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牙體牙髓病學;專科護理培訓;醫師滿意度;
牙體牙髓病學是口腔醫學中重要的專業學科,具有內容多、風險高、實踐性強、動手操作性強等特點,口腔臨床護理培訓的目的在于培養護士的臨床專科能力,保證護士掌握系統的牙體牙髓病專科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1,2]。在牙體牙髓病專科中,護士更多承擔醫師助手的職責,由于現階段尚無專門口腔護理培訓院校,因此,低年資護士入科后為其進行專科培訓尤為必要。對于工作多年的高年資護士,培訓的重點在于幫助其更快、更好地掌握并接受新事物[3,4,5]。基于牙體牙髓病護士層級情況、專科特點等,長沙市口腔醫院開展規范化分層臨床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本研究選取自愿參加牙體牙髓病學專科培訓的22名在職護士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實施臨床專科護理培訓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20年1-12月長沙市口腔醫院的22名在職護士參與牙體牙髓病學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年齡20~25周歲,平均(22.48±1.35)周歲;學歷水平:中專2名,大專4名,本科6名;工作時間>8年的護士有10名,均為正式編制人員,年齡30~47周歲,平均(38.14±2.42)周歲;大專3名,本科7名;其中主管護師5名,其工作年限長,臨床經驗豐富,牙體牙髓病實踐操作和專科護理經驗豐富。
方法:(1)2020年1月前實施經驗帶教模式,主要由高年資護士帶教低年資護士,主要以口頭講解、帶教示范等形式為主。(2)2020年1-12月實施牙體牙髓病學應用規范化分層臨床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1)確定培訓目標和計劃:根據牙體牙髓病護理工作特點、科室實際情況,結合牙體牙髓病學經驗帶教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及醫師所反饋的情況等,制定教學計劃方案,將護士分為高年資和低年資。(2)分層培訓:從高年資護士培訓和低年資護士培訓著手,分層對護士進行培訓。a.高年資護士:實施規范化醫護同步的階段性專科培訓,培訓目標在于緊跟牙體牙髓病學科的發展,促進其掌握護理新理論和新技能,通過培訓用新知識和新技術,轉變成為規范化技術操作流程,改革傳統護理操作配合方式,將牙體牙髓病學新理論、新技術,幫助并指導低年資護士順利完成培訓,帶動提高整體護理質量。b.低年資護士:培訓目標在于幫助低年資護士掌握牙體牙髓病學基本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明確四手操作技術和護理配合流程。首先,開展材料調拌、基本技能等培訓;其次,進行牙體牙髓病學理論專科知識培訓;最后,實施醫護四手操作配合技巧培訓。(3)培訓方法:發揮護理骨干作用,將低年資護士與高年資護士組成一對一小組,開展一對一操作技能訓練,以小組形式定期組織競賽或考核等。一方面能夠調動高年資護士的學習熱情,若高年資護士理論知識不扎實或不主動學習,就無法更好地指導低年資護士。另一方面,低年資護士考核不過關,高年資護士也會形成壓力,低年資護士競賽操作不佳、考核不達標等,會自我產生較大壓力,促進護士主動學習。搭建醫護交流平臺:緊密結合臨床實踐與專科培訓,定期組織開展醫護的交流座談會,全體參與培訓的人員均進行討論交流,發表自身見解和相關建議,提出配合流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學習新理念、新方法,設計相應解決方案,持續改進內容與實施方法。醫生參與培訓:針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由醫生作為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每周為護士開展牙體牙髓病學常見病的基本理論知識授課。要求高年資護士一同參加,彌補牙體牙髓病學專科知識的不足,使護士學習到連貫的、系統的專科理論知識,有效提高護士對基本技能原理的掌握程度。而高年資護士也能夠起到溫故知新、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等作用。新技術專科培訓:組織全體護士參與牙體牙髓病學專科醫療新業務知識的學習。內容重點突出近年來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的直接黏接修復技術及顯微根管治療技術等。要求護士掌握新理論知識內容,明確新設備和新材料的使用方法等。使護士能夠與醫生的理論知識和醫療觀念同步,為開展新技術、新療法的護理配合提供堅實基礎。
觀察指標:(1)護士年終考核成績:使用自擬考核內容進行年終考核,包括護士溝通服務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工作主動性、業務學習狀況、護理配合技能情況,各項分值范圍均為1~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成績越好。(2)醫師專科護理配合滿意度:隨機納入14名醫師,自制滿意度量表并為其發放,包括對護理配合、護理態度、器械準備、操作技能、感染防控等滿意情況,共25個條目,實施4級評分法,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80分;比較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本次數據由SPSS 23.0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展開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培訓前后護士年終考核成績比較:培訓后護士年終考核成績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培訓前后護士年終考核成績比較
培訓前后醫師對專科護理配合的滿意度比較:培訓后醫師對護士專科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培訓前后醫師對專科護理配合的滿意度比較[n(%)]
討論
規范化分層專科培訓能夠提高護士考核成績: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培訓后護士考核成績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開展專科培訓后使各項專科護理技術更加規范,同時完善了新技術的護理配合流程[6]。規范化分層專科培訓的設計充分考慮到調動全體護士的學習積極性,使護士主動學習[7,8,9]。在培訓過程中不僅由醫師講課,高年資護士也成為教師,充分調動了高年資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督促高年資護士更主動的進行學習,進一步保證醫療服務達到最佳效果[10,11,12]。規范化分層專科培訓可組織開展一對一的操作技能訓練,將低年資和高年資護士組成一對一小組,既能夠給低年資護士一定壓力,又調動高年資護士主觀能動性,并提高護士專科技能的學習熱情,形成高年資護士耐心教授、低年資護士努力學習的現象,促進教學相長、共同促進,將壓力變為學習的動力,更好的幫助護士了解自我的工作,促進護士主動學習的培訓氛圍,使護士對護理配合有了更直觀、全面的認知,進一步提高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在開展專科培訓后使各項專科護理技術更加規范,規范化分層專科培訓的設計充分考慮到調動全體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完善了新技術的護理配合流程,有效提高其考核成績。
規范化分層專科培訓可提高醫師對專科護理配合的滿意度: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培訓后醫師對護士專科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開展規范化分層專科培訓的過程中注重與臨床實踐的緊密聯合,培訓過程中注重搭建醫護交流平臺,持續改進、摸索、完善醫護配合流程,開展高年資醫護間的交流座談,提出相關醫護配合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反饋護理問題[13,14,15]。在實際培訓期間,能積極探究傳遞器械方向、護理操作手法以及護理管理理念等問題,組織護士進入到涉外醫院口腔科進行觀摩,學習并掌握護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及時找出護理期間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有效對策及時改進。通過醫護交流,完善了新技術的護理配合流程,制定基本要求及四手配合流程等,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不斷規范、完善,有效提高了醫護配合工作的協調性,提高配合操作的默契度,進而顯著提高了醫師專科護理配合的滿意程度[16,17,18,19,20]。
綜上所述,為牙體牙髓病學護士開展規范化分層臨床專科培訓能夠提高護士專科操作水平,根據不同層面護士在培訓方法上各有側重,做到因材施教,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牙體牙髓病學專科臨床護理培訓模式及效果分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