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急性腦卒中患者98例,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9例。甲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乙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乙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的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關鍵詞:丁苯酞注射液常規治療 急性缺血性卒中 療效 神經功能缺損
作為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是由于腦血管閉塞或狹窄等導致的腦血管供血缺乏所引起的腦組織損傷,其具有發病迅速、病情進展快、病情危重等特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發病之后會出現偏癱、偏側肢體麻木、黑矇、眩暈甚至昏迷等各種臨床表現,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目前臨床上有很多方法均能夠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不同的方法在具體效果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須要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案,才能夠有效的保證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2-3]。對此,本文特選擇收治的相關病例,分析并研究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8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均為首次發病;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9例。甲組女22例,男27例;年齡47~76歲,平均(64.2±5.3)歲。乙組女21例,男28例;年齡47~78歲,平均(64.3±5.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本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且所有納入的對象均清楚研究的全部內容,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方法:(1)甲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鈣片,阿司匹林腸溶片服用方法為口服,1次/d,每次服用100 mg;阿托伐他汀鈣片服用方法為口服,1次/d,每次服用20 mg[4]。(2)乙組在上述基礎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靜脈滴注,2次/d,100 m L/次[5]。上述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4 d的持續治療。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NIHSS)情況。通過NIHSS評分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分,NIHSS評分越低表明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越輕,NIHSS評分下降幅度越多,患者恢復得越好。
療效判定標準:(1)痊愈:治療后,NIHSS評分下降幅度在91%及以上;(2)進步明顯:治療后,NIHSS評分下降幅度為46%~90%;(3)進步:治療后,NIHSS評分下降幅度為18%~45%;(4)惡化:治療后,NIHSS評分下降幅度為17%及以下或升高。(痊愈+顯著進步)/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乙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
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不僅具有很高的致殘率,而且很容易導致患者死亡,極大地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負擔和壓力[6]。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具有比較復雜的病因,其主要致病原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患者的腦血管管腔逐漸狹窄或堵塞,最終導致患者局部腦組織發生嚴重的缺氧缺血情況,甚至于壞死[7]。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后會出現神經元損傷、星形膠質細胞損傷以及少突膠質細胞損傷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很容易致殘和致死[8]。
目前臨床上在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時方法包括急性期靜脈溶栓、血管內介入治療等,藥物治療則是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常規的神經細胞營養類藥物、阿司匹林、他汀等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患者在治療后還是具有明顯的神經元細胞損傷情況[9]。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消旋體,丁苯酞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腦組織缺血性損傷,而且還可以增強患者的氧化酶活性,降低梗死面積;能夠對花生四烯酸水平進行有效調節,起到明顯的血小板凝聚拮抗作用,減少患者機體內的氧自由基水平,加快其局部血管的修復,使其能夠盡快地建立側支循環[10];可以使患者腦血管內皮細胞當中的前列腺環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得到明顯提高,進一步強化在缺血和缺氧的情況下機體神經細胞的耐受度,有效地降低患者神經細胞凋亡速度。丁苯酞在進入到人體之后,可以在患者的神經細胞線粒體產生作用,加快其線粒體膜的有效流動,減少自由基的釋放,并且防止血小板聚集,從而能夠使患者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其還能夠增加病灶局部的血流量,減輕患者腦組織的水腫,減少神經細胞的受損和凋亡情況[11];并且能夠對炎性遞質和谷氨酸的釋放進行有效抑制,降低其合成水平,有效地提高患者機體抗氧化活性,從而能夠有效地緩解機體出現的氧化應激反應。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規治療的方式治療甲組,在此基礎上,應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乙組,結果發現,乙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證實了,丁苯酞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效果是明確的。此外,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治療前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治療后NIHSS評分低于甲組;該結果符合喬煦[12]的文獻報道,表明丁苯酞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
綜上所述,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療的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有效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江,韓雪,宋方方.丁苯酞注射液對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20(11):60-64.
[2]胡建榮,孫曉川.丁苯酞聯合血栓通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4):867-868.
[3]武文娟,湯媛媛,尹小君.丁苯酞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及對hs-CRP的影響[J].藥物評價研究,2017,40(7):975-978.
[4]李虹,陳娜,陸連生,等.不同療程的丁苯酞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預后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1):130-132.
[5]許東青,張梅,張依,等.丹紅注射液聯合丁苯酞注射液及腦循環治療儀對房顫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J].中國臨床研究,2018,31(6):796-800.
[6]黃坤,劉春霞,李支援.早期應用雙抗血小板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7):898-902.
[7]趙晶,趙輝,孔文基,等.阿替普酶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35):4962-4965.
[8]詹燕,劉佩軍,肖承承,等.丁苯酞軟膠囊對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17,26(13):1546-1550.
[9]孟云,周宏斌,尚芙蓉,等.丁苯酞注射液對中青年缺血性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9,14(5):1256-1257.
[10]席聰,王秦川,盧蓉.丁苯酞預防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癇性發作的臨床觀察[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8,13(1):13-15.
[11]安建華.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2):201-202.
[12]喬煦.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8例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9,41(8):739-740.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丁苯酞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