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_免费一级欧美大片app_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_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教育理論』淺談英國學校增值性評價模式對推進我國教育公平的啟示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7-10 03:31:26

  論文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目標,實現教育公平對促進我國教育發展、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傳統單一的學校評價指標片面追求統一的標準,不利于推進教育公平,英國的學校增值性評價模式對推動我國教育公平的啟示有:明確影響因素,推進教育機會公平;關注教育過程,推進教育過程公平;促進學校均衡發展,推進教育結果公平。

  所謂教育公平,是指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或原則。這里所說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會的整體發展需要,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需要,并從兩者的辨證關系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教育公平是教育發展過程中一個關鍵性問題,它不僅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具體指標,更在深層次上集中體現了教育的基本目標和根本宗旨。“十一五”期間,我國把促進公平作為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標。教育公平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教育起點公平主要是指學生入學要做到有教無類;教育過程公平即要給每個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實現教育起點公平與教育過程公平的目的是為了最后達到教育結果公平。一直以來,教育領域都將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起點公平與教育過程公平兩個階段上,最后通過監控與評價教育結果來考察教育公平的實現情況。

  目前,對教育結果的評價通常使用“及格率”、“達標率”、“升學率”等指標。這種終結性的評價方法在評價目的上偏重于選拔功能和鑒定功能,忽視了教育結果對駕馭教育起點公平和教育過程公平的作用。此外,這種評價方法在現實中的使用也導致了許多教育問題的出現。具體表現為:有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將工作重心從提高教育質量轉為搶奪優秀生源;有些學校由于生源不好導致教師自暴自棄,喪失工作熱情,對學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只關注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了那些成績中等和成績不良的學生,不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面對客觀存在的生源差異、教育資源投入差異等問題,只看教育結果的評價方法,其本質是將教育公平看作結果上的絕對平等,這是有失偏頗且無法實現的。教育結果公平,是指要使所有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也就是我們一貫倡導的人盡其才。教育結果公平不是讓所有學生最后都有相同的發展類型和發展水平,而是要使每個學生都達到他們應該達到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取得學業成功。英國特色學校促進會提出:“好的教育能教人變好,好的教學能改變人的生活。教育好一個孩子,你就給了他一個機會。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都得不到一個機會。”新加坡教育部長最近在“讓每個孩子都成功”的報告中提出:“學校領導和教師應當期待學生的某項潛能得到激發,同時應想盡辦法讓能力不同的兒童都取得進步。”這些都有助于引起我們對教育結果公平的關注。

  20世紀80年代,英國使用學生升學考試的原始成績來評價學校教育的質量,引起了廣泛的批評和爭論。隨后,基于對依據學生升學考試的原始分數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弊端的認識,英國在1992年提出了“學校增值性評價”理念,并于2002年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推行了這種評價模式,這期間英國還在其他地區進行了試點。最終,于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了學校增值性評價模式。

  增值概念是建立在學校教育可以使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假設基礎之上的,與學生的原始成績相對應,指的是在一段時間內,在考慮學生之前的成績的基礎上,某一所學校的學生與全國類似學校的學生相比,取得的相對進步情況。為了測量學生學習的進步情況,必須要有學生在某一段時間之起始點的學習能力(例如,進入小學或中學時的學習成績)信息,以及學生在該段時間結束時的學習成果(例如,在小學或中學畢業時的學習成績)信息。其中,學生在某段時間之起始點的學習能力信息,也叫初始成績或前測成績。隨著學生接受學校教育時間的增加,人們會預期學生的成績會有所提高。因此,“增值”表示學校教育使學生學習成績超過預期成績的部分。增值性評價的目的是評估某一所學校的學生在某一段時間內與另外一些學校的相似的學生群體相比,所取得的相對進步情況。換言之,教育質量較高的學校是指在那里學習的學生學習進步的幅度超過平均水平的學校。

  由此,增值分數可以為教育部門提供有關學校教育質量方面的更為有意義的、科學的、精確的證明資料。同時,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教育部門可以思考和反思其在政策上和資源配置上的有效性。

  在教育實踐中,影響學校教育結果的因素有很多。來自教育系統自身的因素包括資金投入、師資、教學管理等;來自教育系統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學生的先前知識儲備,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的性別、種族等。增值性評價是通過比較學生實際的學習結果與預期獲得的學習結果之間的差異,并從中剔除學校不可控的因素之后,評估學校自身因素對學生成績增值的影響。因此,從對比學校教育結果的目的出發,建立增值性評價的統計模型應該考慮以下兩個因素:1)應考慮影響學校教育質量的情境因素;2)應充分考慮分層數據結構對建立統計模型的影響。學校是教育系統中的一個部分,存在著多層結構或者是嵌套結構,如學生嵌套在班級、班級嵌套在年級、年級嵌套在學校等。因此,應充分考慮以上分層數據結構對建立統計模型的影響。

  基于以上兩點考慮,2004年10月,研究者開始使用多元模型(contextualizedvalueaddedmodel)對學校的教育結果進行增值研究。多元模型是基于統計學中的回歸方法及在回歸方法基礎上的多水平分層技術建構的。

  多元模型通過估計觀察值與期望值之間的殘差值來表示學校自身對學生進步的影響。觀察值指的是學生的實際成績水平,期望值指的是以該學生先前成績為分析的基線所預測出的學生成績水平。殘差值可以解釋為,某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進步的“增值”。經由多元模型而獲得的殘差值,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關學生所取得的相對進步情況的統計測量方法。

  這種方法的一個優點是可以將多種影響因素納入到統計模型中加以分析,如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線、學生的家庭背景信息等,從而提供了一個比單一考試成績更為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此外,多元模型能夠準確地分析連續幾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并預測學校增值分數的變化趨勢。最后,多元模型不但可以將學生嵌套于學校的特性納入數據分析中,還可以同時考慮學生和學校兩個層次內部的變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跨層變量間的關系,分析影響教育結果的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交互作用。其缺點是對統計學知識要求較高,且計算復雜,對教師和家長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要評估學生在一段時間之內的學業進步情況,不僅需要有學生在該段時間起點的學習成績,也就是學生的前測成績,還需要有學生在該段時間結束點的學習成績,即后測成績。另外,還要收集學生個體變量和家庭背景變量,這些變量雖然不能被學校所控制,但是卻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學習的相對進步有影響,會導致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評估結果產生偏差。因此,需要將其作為統計分析中的控制變量。在運用多元模型對學校教育的結果進行增值性評價時,英國學者通常考慮的變量包括學生的前測成績、后測成績、學生的背景變量、學校的背景變量等。

  學生的前測成績和后測成績是指同一學生群體前后兩次的考試成績。學生的后測成績可作為結果變量,前測成績因為代表著學生的起始能力水平,屬于不受學校控制的因素,但其影響著學校教育的結果。因此,可將前測成績作為影響學校教育結果的控制變量。

  根據先前的研究,影響學生成績的學生背景變量主要包括學生的貧困情況、學生所在地區的貧困情況、學習的輔助要求、特殊教育需求、流動性、性別、年齡、種族等。因此,在統計分析時,這些影響學生成績的學生背景變量應成為評估學校教育質量的控制變量。

  同樣,根據前人的研究結論,在影響學生成績的控制變量中,在學校水平上我們選擇了學校先前的成績水平和學校先前成績的差異水平2個變量。

  因此,增值性評價模型中的控制變量包括10個學生水平變量和2個學校水平變量,通過建立多元模型評估來自學校的因素對學生學習進步的影響。

  英國通過提供每一年學校的增值分數,為家長和公眾提供更廣泛的信息。學校也可以利用提供的增值數據進行自我評估。例如,檢查教學工作和學生工作的成效、找出影響增值的可能原因、制訂和推行改善計劃、訂立具有挑戰性和可行性的目標等。學校還可與家長分享自評結果,促進家校合作。

  對于教育管理者來說,可以通過學校的增值分數來證明資金分配的正確性。此外,增值分數還可以被用來篩查需要特殊關注的學校。例如,對增值分數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學校應給予格外的咨詢支持,而增值分數高的學校應與其他學校分享成功經驗。

  增值性評價的結果也可以用來考察政策改革或創新本身的有效性。比如,正在進行政策創新的學校,其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增值分數會相對偏低,與某一年的增值分數相比,增值分數的變化可以更有效地說明政策本身的適用性,即這種年與年之間的增值分數的變化表明了接受政策創新的學校和未接受政策創新的學校相比所取得的相對進步情況,同時也表明了接受政策創新的學校在政策創新前后所取得的相對進步情況。此外,通過在政策創新上使用增值性評價的統計模型,使得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資源的配置更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以增值指標來評價學校的教育質量在英國已經實施多年。增值性評價的最大優點是充分考慮了學生能力、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通過統計學方法將學校因素從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諸多因素中分離出來,實現了對學校教育結果的“凈”影響的評價。這種評價方法能夠科學合理地反映每一個學校的教育結果,有利于學校內和學校間的資源配置。英國通過推行增值性評價,有效地遏制了學校間對于生源的爭奪,提升了生源較差學校的信心,促進了學校間的均衡發展,進而推進了教育結果公平的實現。

  當前,在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維護和推進教育公平,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目標。實現教育公平的途徑除了以為主導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之外,通過評價引導學校均衡發展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建立科學的學校發展觀,公平合理、科學全面地評價學校的教育質量,對全面推進教育公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的增值性評價模式對推進我國的教育公平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可將學生入學時與畢業時的成績差異,或者學生在校期間的成績變化情況,看做是學生個體、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英國的學校增值性評價模式中,被納入模型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學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情況、貧困情況等信息。雖然在評估學校教育結果時,需要將與學校教育無關的影響因素分離出去,以便獲得對學校教育效果的“凈”影響的評價,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發現,這些因素仍然會影響學生的進步。也可以這樣認為,受教育者的先天資質及家庭環境會影響到學生受教育的結果。不同的學生群體具有不同的需求,這是研究教育公平理論和制定相關政策必須正視的一個現實問題。因此,不但要確保人人都能接受教育,而且要使人人都能接受適切的教育,要正視個體的差異性,為其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為每個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過程的公平,即確保在教育過程中,使每個學生個體都能受到同等的對待。而以原始分數為評價指標時,為了追求升學率和優秀率,學校和老師往往更加關注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時甚至出現按成績分班、將學校最好的教師配給最好的班級這樣的極端情況。2006年9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的新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在此背景下,如何通過評價促進學校的發展?學校增值性評價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法。因為,增值分數是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結果與其教育起點分數相比的學習增值的總體反應,把增值分數作為評價指標,將會把學校和教師的注意力從之前的只關注尖子生引導到關注全體學生,給予每個學生同等的關注,為其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將教育公平落到實處。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將學校的辦學條件、學生的升學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評估學校教育水平的核心指標,這樣的做法導致教育資源和資金投入流向了那些升學率較高的學校,使得學校之間的發展不均衡。新的《義務教育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把促進學校均衡發展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因此,有必要改革現有的學校評估方法和理念,學校教育的高質量應該體現在學生獲得的實際進步大于根據其初始成績所預期的進步上。把學校增值分數作為評估指標,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結果評估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有利于促進學校的均衡發展。學校為了提高自身的增值分數,就會不斷探索影響學校教育質量的變量和因素,尋求提高學生進步幅度的方法,進而推進教育結果的公平。

  總之,英國的增值性評價把學校對學生進步的影響作用作為評價標準,對學校教育質量的評估更加客觀、科學、準確。借鑒英國增值性評價的經驗,結合我國學校評價的實際,嘗試將學校增值性評價指標納入到我國現有的學校評價指標體系中,從而提供教育質量的科學監管標準,促進學校均衡發展,從評價體制上,維護和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5]邊玉芳,林志紅.增值評價:一種綠色升學率理念下的學校評價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6]馬曉強,彭文蓉,[英]薩麗?托馬斯.學校效能的增值評價——對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學校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2006(10).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ztsjzjwh.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學術咨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