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_免费一级欧美大片app_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_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對關節鏡下行肩袖修補術患者關節功能及疼痛的影響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9-30 11:13:28
摘 要:目的 探討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對關節鏡下行肩袖修補術患者關節功能及疼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行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3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和干預3個月時肩關節功能、疼痛情況(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及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的肩關節功能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VAS評分為(2.98±1.01)分,低于對照組(4.23±1.02)分(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65%,低于對照組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關節鏡下行肩袖修補術患者實施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能夠促進其關節功能恢復,減輕術后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系統化康復理念;關節功能;疼痛;并發癥; 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治療肩袖損傷的效果確切,但術后易發生肌肉粘連等并發癥,不利于患者康復[1,2]。常規護理強調早期制動,但長時間臥床會導致肌腱愈合不良、關節粘連,加重患者生理、心理痛苦。以系統化康復理念為導向的護理從患者角度出發,依據患者病情和實際情況制訂針對性康復護理方案,給予患者疼痛管理、階段性康復訓練等一系列護理措施,以達到促進患者術后康復的目的[3,4]。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在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行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MRI檢查確診為肩袖損傷;②均行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③患者知曉本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意識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病案資料不全。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為38~70(50.26±5.21)歲;損傷位置:左肩21例,右肩22例;學歷水平:小學13例,中學18例,大學12例。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為36~70(50.28±5.20)歲;損傷位置:左肩20例,右肩23例;學歷水平:小學10例,中學19例,大學14例。兩組年齡、損傷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進行常規干預:向患者詳細講解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目的、優點和注意事項;營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每日開窗通風30 min, 保證患者休息充足。 1.2.2 觀察組 實施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為導向的護理,具體如下。 1.2.2.1 針對性健康指導、心理護理 采用PPT、視頻等方式介紹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相關知識、注意事項及術后可能產生的并發癥,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列舉疾病治療成功病例,并邀請術后恢復良好患者現身說法,分享自己的就診經歷和康復經驗,給予患者個性化建議和幫助,幫患者做好心理建設。 1.2.2.2 疼痛管理 指導患者進行冥想放松練習:患者采取舒適體位,保持全身放松,依據其喜好播放優美、輕柔的音樂,囑咐患者輕閉雙眼,引導其想象美好事物,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15~20 min/次,2~3次/d; 疼痛劇烈者遵醫囑采取適量鎮痛藥物進行治療。 1.2.2.3 階段性康復訓練 ①第一階段(術后4周):術后第2天指導患者進行床上被動和主動前屈、體側外旋運動,健側手帶動患側上肢行鐘表式擺動鍛煉,指導患者依次從前臂側、腕關節和手關節開始進行主動化運動鍛煉,鍛煉結束后采用冰袋冷敷肩袖損傷術區,20~30 min/次,1次/d。②第二階段(術后第5~8周):采用肩梯、滑輪等器具輔助患者進行自主行走練習,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姿勢;協助患者進行梳頭、洗澡等日常生活技能練習,開展各項鍛煉前采用熱毛巾進行肩袖損傷術區的局部熱敷。③第三階段(術后9周以后):囑咐患者繼續強化上述鍛煉,進行終末牽拉和力量訓練,借助桌子等設備開展不同方向的肩關節牽拉訓練,每個動作持續10 s, 來回10個為1組,2組/次,2次/d。兩組均連續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肩關節功能和疼痛情況。 1.3.1 關節功能 采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肩關節評分系統對患者肩關節功能進行評價[5],且包括疼痛(10分)、功能(10分)、向前側屈曲活動(5分)、前屈曲力量(5分)、患者滿意度(5分)6個維度,總分為35分,34~35分為優,29~33分為良,<29分為差。 1.3.2 疼痛情況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價,用0~10的數字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無痛,10分為重度疼痛,得分與疼痛呈正相關。 1.3.3 并發癥發生率 統計患者的關節粘連、肌肉萎縮等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進行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肩關節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肩關節功能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肩關節功能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肩關節功能比較 2.2 兩組VA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VAS評分比較 分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 對照組 43 6.94±1.21 4.23±1.02 11.229 <0.001 觀察組 43 6.92±1.20 2.98±1.01 16.472 <0.001 t值 0.077 5.710 P值 0.939 <0.001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組別 例數 肌肉萎縮 關節粘連 關節腫脹 總發生率 對照組 43 3(6.98) 2(4.65) 3(6.98) 8(18.60) 觀察組 43 0 1(2.33) 1(2.33) 2(4.65) χ2值 4.074 P值 0.045 3 討論 3.1 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能夠降低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的疼痛程度 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再加上患肢長時間固定,會增加關節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導致肩關節功能減退,不利于關節功能恢復[6,7]。在本研究中,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可減輕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疼痛。這可能由于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較常規護理更具規范性和系統性,有助于緩解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進而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疼痛感[8,9]。 3.2 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能夠促進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的關節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術后積極有效的康復護理是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的關鍵,而常規護理中護理人員被動遵循醫囑實施護理干預,影響患者身心康復[10,11,12]。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肩關節功能優于對照組,這表明對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實施系統化康復理念護理,能夠改善患者關節功能、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牛茹等[13]研究結果表明,在護理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過程中采用系統化康復理念,能夠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此外,本研究在護理過程中充分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性,依據患者身體情況不同采取階段性康復功能訓練:術后第2天即進行小運動量鍛煉,使患者在術后早期就能夠適應訓練強度,為肩關節功能康復奠定良好基礎[14,15];術后4周開展針對性肩部關節鍛煉,能夠減少關節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促使局部組織得到充分康復,同時肩部冰敷能夠減輕局部疼痛感[16,17];術后5~8周借助輔助設備開展主動肌肉鍛煉,并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18,19];術后9周采取持續性肌肉牽拉鍛煉,進一步松解粘連的肌肉組織,促使肌肉恢復原始彈性,從而促進肩關節功能恢復[20,21]。 3.3 不足與展望 本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研究時間、樣本量等因素影響,還需在擴大樣本量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的遠期應用效果,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在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改善患者肩關節功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減少并發癥、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基于系統化康復理念的護理干預對關節鏡下行肩袖修補術患者關節功能及疼痛的影響

相關閱讀
學術咨詢服務
?